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缺氮早期响应基因ENDG1的功能初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1 前言第10-18页
   ·引言第10页
   ·氮素的吸收运输、同化及信号传递第10-14页
     ·氮素营养的吸收和运输第10-12页
       ·植物对NO_3~-的吸收运输第10-12页
       ·植物对NH4~+的吸收运输第12页
     ·植物氮素同化第12-14页
     ·氮代谢信号传递第14页
   ·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第14-17页
     ·植物AP2/ERF类转录因子的分类第15-16页
     ·ERF家族第16-17页
       ·DREB亚家族第16-17页
       ·ERF亚家族第1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水稻材料与田间种植第18页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与转化第18-19页
     ·菌株与载体第18页
     ·ENDG1基因启动子分析载体的构建第18页
     ·ENDG1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8页
     ·ENDG1 RNAi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8-19页
     ·水稻遗传转化第19页
   ·DNA抽提、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第19页
   ·基因表达分析第19-20页
     ·RNA的抽提、反转录、RT-PCR及Real-Time PCR第19-20页
     ·GUS组织染色及切片观察第20页
   ·芯片材料制备第20页
   ·酵母双杂交第20-21页
     ·文库构建第21页
     ·酵母自激活检测实验第21页
     ·文库筛选第21页
   ·激素、逆境处理实验第21-23页
     ·幼苗短时处理实验第21-22页
     ·转基因材料的激素处理实验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9页
   ·氮胁迫处理对ENDG1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第23页
   ·氮胁迫处理影响基因ENDG1表达模式验证第23-26页
     ·其他水稻品种验证表达模式第23-24页
     ·不同氮源胁迫处理影响基因ENDG1表达模式的验证第24-26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27页
     ·ENDG1基因结构的分析第26页
     ·共表达基因的挑选第26-27页
   ·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互作蛋白第27-30页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第27-29页
     ·ENDG1的酵母自激活实验第29页
     ·酵母双杂交筛库结果第29-30页
   ·不同组织时空表达模式分析第30-32页
     ·表达谱分析第30-31页
     ·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染色分析第31-32页
   ·转基因苗表达量检测第32-35页
     ·T_0代植株表达量检测第32-33页
     ·T_1代植株表达量验证第33-35页
   ·ENDG1及CIGRP1受激素、逆境处理的表达分析第35-39页
     ·基因表达量检测第35-37页
     ·转基因家系幼苗于激素、逆境处理下的表型鉴定第37-39页
4 讨论第39-42页
   ·ENDG1基因的功能探讨第39-40页
     ·ENDG1在家族中的归类第39-40页
     ·ENDG1对缺氮响应的特点第40页
   ·ERF家族转录因子的研究前景展望第40-42页
     ·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第40-41页
     ·ERF家族转录因子的作用价值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1页
附录第51-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天增温和夜间增温对水稻氮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下一篇:红壤穿透阻力对玉米根系及水分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