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11-19页 |
1. 病例选择及分组 | 第11-13页 |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1页 |
·分度标准 | 第11-12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剔除标准 | 第12-13页 |
·临床分组 | 第13页 |
·知情同意书,详见附录A | 第13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常规治疗 | 第13页 |
·治疗组 | 第13-14页 |
·对照组 | 第14页 |
·合并用药 | 第14页 |
·疗程规定 | 第14页 |
3. 观察项目与指标 | 第14-19页 |
·一般项目:全身情况、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 | 第14-15页 |
·疗效性指标 | 第15-16页 |
·疗效性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15-16页 |
·主要的疗效性指标 | 第16页 |
·主要实验器材 | 第16-17页 |
·主要实验器材的制作及指标 | 第17页 |
·观察方法 | 第17-18页 |
·安全性观测 | 第18页 |
·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1.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9页 |
2.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衡性比较分析 | 第19页 |
3. 临床疗效 | 第19-22页 |
·治疗不同阶段两组患者尺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 第19-20页 |
·治疗各阶段两组患者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第20-21页 |
·治疗各阶段两组患者尺神经MNCV监测情况比较 | 第21页 |
·两种药物起效时间及速度比较 | 第21-22页 |
4. 药物安全性与不良事件分析 | 第22页 |
5. 患者一般情况及肝肾功能前后对照比较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3-33页 |
1. 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及治疗 | 第23-27页 |
·祖国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 | 第23-24页 |
·中医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 | 第24-25页 |
·现代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 | 第25页 |
·现代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 第25-26页 |
·现代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一般处理原则 | 第26页 |
·现代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 第26-27页 |
·非手术疗法 | 第26页 |
·手术治疗 | 第26-27页 |
2. 目前中医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法的研究 | 第27-29页 |
·中药内服疗法 | 第27-28页 |
·实验研究领域 | 第27页 |
·临床观察领域 | 第27-28页 |
·中药非内服疗法 | 第28-29页 |
·局部熏洗疗法 | 第28页 |
·穴位注射疗法 | 第28页 |
·离子透入疗法 | 第28-29页 |
·中药和其它治疗相联合的疗法 | 第29页 |
3. 筋肌复生胶囊对神经损伤的治疗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4. 主任医师李无阴导师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的独到认识 | 第30页 |
5. 筋肌复生胶囊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0-31页 |
6. 筋肌复生胶囊对肘管综合征尺神经松解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评价 | 第31-32页 |
7. 目前仍旧存在问题及今后展望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43页 |
综述 | 第43-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