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乡镇政府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实践 | 第14-18页 |
(一) 民国时期的“乡镇地方自治”体制 | 第14-15页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镇体制 | 第15页 |
(三)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 第15-16页 |
(四) “乡政村治”的二元体制 | 第16-17页 |
(五) 乌海市乡镇体制变革过程 | 第17-18页 |
二、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一) 基层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二) 基层政府与村级组织在管理体制上的结构性矛盾 | 第19页 |
(三) 基层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的压力型体制问题 | 第19-20页 |
三、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一) 县乡条块,职能和权力划分不合理 | 第20-21页 |
(二) 乡镇缺乏稳定的权力结构 | 第21页 |
(三) “乡政村治”格局下行政权与自治权的矛盾 | 第21-22页 |
(四) 传统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病 | 第22-23页 |
四、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对策 | 第23-29页 |
(一) 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 第23-24页 |
1. 上下结合、稳中求进的原则 | 第23页 |
2. 法治性原则 | 第23-24页 |
3. 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 第24页 |
4. 分类改革,逐步推进的原则 | 第24页 |
(二) 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 第24-29页 |
1. “乡派”:撤消乡镇行政建制,改为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 第24-26页 |
2. “乡政”: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26页 |
3. “乡改”:划小县级行政区划,履行县与乡镇两级政府职能 | 第26-27页 |
4. “乡治”:实现乡镇自治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