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及桃叶珊瑚甙的制备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杜仲叶中主要次生代谢物及其应用 | 第13-18页 |
| ·环烯醚萜类(Iridoids) | 第13-15页 |
|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 | 第15页 |
| ·黄酮类(Flavonoides) | 第15-16页 |
| ·木脂素类(Lignans) | 第16页 |
| ·多糖、抗真菌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 第16-17页 |
| ·杜仲胶(Gutta-percha) | 第17-18页 |
| ·杜仲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第18-19页 |
| ·沉淀法 | 第18页 |
| ·色谱分离法 | 第18页 |
| ·双水相萃取分离法 | 第18-19页 |
| ·膜分离法 | 第19页 |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第19页 |
| ·杜仲叶相关活性成分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绿原酸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黄酮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杜仲叶活性成分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 第20-2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 ·本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 第2章 杜仲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多种检测方法研究 | 第23-3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 ·分光光度法 | 第23-24页 |
| ·薄层色谱法 | 第24-25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 ·分光光度法 | 第25-26页 |
| ·薄层色谱法 | 第26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6-28页 |
| ·方法比较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杜仲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 第30-42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 ·检测原理 | 第30-32页 |
| ·检测方法 | 第32-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 ·杜仲叶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 第34-36页 |
| ·杜仲叶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 第36-38页 |
| ·杜仲叶提取物对过氧化氢的清除效果 | 第38-40页 |
| ·杜仲叶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的效果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的分离纯化研究 | 第42-4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仪器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 ·大孔树脂初步纯化 | 第42-43页 |
| ·硅胶柱层析法进一步分离 | 第43-44页 |
| ·桃叶珊瑚甙的制备薄层色谱纯化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 ·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桃叶珊瑚甙效果 | 第44-46页 |
| ·硅胶柱层析分离桃叶珊瑚甙效果 | 第46页 |
| ·薄层色谱制备桃叶珊瑚甙纯品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的纯化新工艺探讨 | 第48-5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8页 |
| ·实验试剂 | 第48页 |
| ·仪器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 ·双水相体系的制备 | 第48-49页 |
| ·杜仲叶粗提液的制备 | 第49页 |
| ·双水相萃取条件的选择 | 第49-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 ·PEG 与D40 双水相体系相图 | 第50页 |
| ·PEG4000 和D40 的质量分数的选择 | 第50页 |
| ·pH 值的选择 | 第50-51页 |
| ·样品溶液加入量的选择 | 第51页 |
| ·温度的选择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 ·杜仲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多种检测方法建立 | 第53页 |
| ·杜仲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 第53页 |
| ·桃叶珊瑚甙的分离纯化 | 第53-54页 |
| ·双水相体系纯化桃叶珊瑚甙新工艺探讨 | 第54-55页 |
| 第7章 创新点与展望 | 第55-56页 |
| ·创新点 | 第55页 |
| ·不足之处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1-63页 |
| 附录A 缩略词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