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9-15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9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9-10页 |
·术前准备 | 第10页 |
·手术方法 | 第10-11页 |
·术后处理 | 第11页 |
·影像学检查 | 第11-13页 |
·影像学工具 | 第11页 |
·影像学测量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11-12页 |
·判定椎体间融合 | 第12-13页 |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3页 |
·VAS 评分 | 第13页 |
·ODI 评分 | 第13页 |
·Greenough 临床疗效标准 | 第13页 |
·并发症观察 | 第13-1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4-15页 |
2 结果 | 第15-23页 |
·影像学结果 | 第15-17页 |
·腰椎曲线指数 | 第15页 |
·相对椎间隙高度 | 第15-16页 |
·Taillard 指数 | 第16页 |
·节段前凸角 | 第16-17页 |
·全腰椎前凸角 | 第17页 |
·椎体间融合结果 | 第17-19页 |
·总体上判定椎体间融合 | 第17-18页 |
·融合器与椎体间融合 | 第18页 |
·融合器内外植入的颗粒状自体骨与椎体间融合 | 第18页 |
·融合器融合与融合器内外植入的颗粒状自体骨融合比较 | 第18-19页 |
·VAS 评分 | 第19-21页 |
·腰痛 VAS 评分 | 第19-20页 |
·术后不同时期腰痛 VAS 评分两两比较 | 第20页 |
·腿痛 VAS 评分 | 第20-21页 |
·术后不同时期腿痛 VAS 评分两两比较 | 第21页 |
·ODI 评分 | 第21-22页 |
·术后不同时期 ODI 评分两两比较 | 第21-22页 |
·临床疗效评定 | 第22页 |
·并发症 | 第22-23页 |
3 讨论 | 第23-30页 |
·退行性腰椎疾病简介及治疗原则 | 第23页 |
·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手术方式 | 第23-24页 |
·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方法 | 第24-26页 |
·腰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必要性 | 第26页 |
·腰椎曲线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Taillard 指数、节段前凸角、全腰椎前凸角的意义 | 第26-28页 |
·手术体会 | 第28-30页 |
4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A 附图 | 第34-38页 |
综述 | 第38-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