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早期成岩作用过程及微生物在该过程的重要作用 | 第10-14页 |
·早期成岩作用过程 | 第10-12页 |
·早期成岩作用过程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微生物转化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13-14页 |
·藻类简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第14-18页 |
·海带简介 | 第15-16页 |
·铜绿微囊藻简介 | 第16-17页 |
·藻类研究的石油地质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样品来源及预处理 | 第20页 |
·海带来源及预处理 | 第20页 |
·铜绿微囊藻采集及预处理 | 第20页 |
·实验用微生物及培养基配方 | 第20-21页 |
·仪器与装置 | 第21-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观察测定方法 | 第23-32页 |
·细菌培养方法 | 第23-24页 |
·普通及荧光显微镜制片方法 | 第24-2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NH_4~+-N、NO_3~--N、SO_4~(2-)测定方法 | 第26页 |
·多糖的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粗脂肪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C、H、N元素测定方法 | 第31页 |
·重金属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微生物转化海带实验 | 第32-45页 |
·微生物转化海带的实验过程 | 第32-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形态的变化 | 第34-37页 |
·生化成分变化 | 第37-40页 |
·C、H、N元素变化 | 第40-42页 |
·重金属元素变化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微生物转化铜绿微囊藻实验 | 第45-62页 |
·微生物转化铜绿微囊藻的实验过程 | 第45-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61页 |
·NH_4~+-N、NO_3~--N、SO_4~(2-)含量变化 | 第47-52页 |
·形态变化 | 第52-56页 |
·生化成分变化 | 第56-59页 |
·C、H、N元素变化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2-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工作不足及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