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s | 第11-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3. 对象与方法 | 第17-23页 |
·研究现场 | 第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样本量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实验室检测 | 第20页 |
·资料处理与分析 | 第20-21页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技术线路图 | 第22页 |
·伦理学审查 | 第22-23页 |
4. 结果 | 第23-41页 |
·定量调查 | 第23-35页 |
·调查对象的基线一般情况 | 第23-24页 |
·确诊前后的无保护性行为和性伴数 | 第24-26页 |
·确诊前后与固定性伴的性行为 | 第26-27页 |
·确诊前后与偶然性伴的性行为 | 第27-28页 |
·确诊前后与女性性伴的性行为 | 第28-29页 |
·确诊前后与同性商业性伴的性行为 | 第29-30页 |
·确诊后6个月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0页 |
·确诊后6个月内性伴数>1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0-33页 |
·队列失访和梅毒阳转情况 | 第33-35页 |
·定性研究 | 第35-41页 |
·定性访谈对象一般情况 | 第35页 |
·确诊前的性行为 | 第35-37页 |
·感染时间和感染来源 | 第37-38页 |
·确诊后性行为 | 第38-39页 |
·确诊后性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 | 第39-40页 |
·确诊后性行为不发生变化的原因 | 第40-41页 |
5. 讨论 | 第41-46页 |
·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41页 |
·确诊后无保护性行为和性伴数均减少 | 第41-42页 |
·确诊后有固定性伴者逐渐减少 | 第42页 |
·确诊后有固定性伴的感染者更有可能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而且更可能有多个性伴 | 第42页 |
·感染者更有可能与HIV阳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 第42-43页 |
·感染者的梅毒新发感染率较高 | 第43页 |
·有部分男性性服务者在确诊后依然从事性服务 | 第43-44页 |
·促进感染状况告知和伴侣咨询检测 | 第44页 |
·加强对初筛疑似阳性者的确诊工作 | 第44页 |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44-46页 |
6. 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61页 |
附录1:定量调查知情同意书 | 第52-53页 |
附录2:定量调查基线调查表 | 第53-57页 |
附录3:随访调查表 | 第57-59页 |
附录4:定性访谈知情同意书 | 第59-60页 |
附录5:定性访谈提纲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综述 | 第64-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