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写词简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技术路线简图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7-29页 |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噬菌体阳性克隆HNSA039由本所肿瘤免疫生物学研究室从噬菌体抗体库筛选获得 | 第17页 |
·细胞株 | 第17页 |
·菌株 | 第17页 |
·质粒 | 第17-18页 |
·引物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9页 |
·噬菌体抗体HNSA039 DNA序列测序 | 第19页 |
·各种细胞常规培养 | 第19页 |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 第19-20页 |
·构建HNSA039表达载体 | 第20-22页 |
·融合蛋白TrxA-HNSA039在E.coli 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 | 第22-23页 |
·融合蛋白TrxA-HNSA039纯化、复性及鉴定 | 第23-24页 |
·ELISA法检测融合蛋白TrxA-HNSA039的效价 | 第24-25页 |
·光镊技术检测融合蛋TrxA-HNSA039与靶细胞的结合率 | 第25页 |
·硫酸博来霉素与融合蛋白TrxA-HNSA039的偶联及偶联物的纯化 | 第25-26页 |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偶联物中各种组分的含量 | 第26页 |
·MTT比色法测定偶联物的体外细胞毒作用 | 第26-27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第27页 |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第29-44页 |
·噬菌体抗体HNSA039第1号阳性克隆基因测序和分析 | 第29-30页 |
·免疫细胞化学分析 | 第30-32页 |
·HNSA039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 第32-36页 |
·TrxA-HNSA039融合蛋白大小预测 | 第36页 |
·TrxA-HNSA039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6页 |
·TrxA-HNSA039融合蛋白的表达分析、纯化和复性 | 第36-37页 |
·TrxA-HNSA039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第37页 |
·ELISA法检测TrxA-HNSA039融合蛋白的结合活性 | 第37-38页 |
·光镊技术微球法检测融合蛋白与靶细胞的结合率 | 第38-39页 |
·偶联物中TrxA-HNSA039融合蛋白和硫酸博来霉素的含量 | 第39-40页 |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细胞毒性 | 第40-41页 |
·偶联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1-42页 |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4-50页 |
·原核表达系统的选择 | 第44页 |
·诱导条件的优化及蛋白复性系统的选择 | 第44-45页 |
·抗体的结合活性和靶向性鉴定 | 第45页 |
·偶联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偶联物纯化、组分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46页 |
·偶联物的抗肿瘤特性的初步研究 | 第46-48页 |
·抗体药物在头颈部肿瘤中研究现状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综述 | 第56-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