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什托洛盖盆地西山窑组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铀富集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外蚀变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和什托洛盖盆地铀矿地质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手段 | 第15-17页 |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7-18页 |
| ·主要成果认识 | 第18-20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0-30页 |
| ·构造 | 第20-22页 |
| ·地层 | 第22-27页 |
|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 | 第27-28页 |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8-30页 |
| 第3章 砂岩的岩石学及其蚀变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 第30-49页 |
| ·砂岩的岩石学与矿物学特征 | 第31-41页 |
| ·蚀变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 第41-49页 |
| ·粘土蚀变 | 第41-47页 |
| ·褐铁矿化 | 第47页 |
| ·碳酸盐化 | 第47-48页 |
| ·黄铁矿化 | 第48-49页 |
| 第4章 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62页 |
| ·常量元素特征 | 第49-52页 |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2-56页 |
|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第52-53页 |
| ·微量元素与 U 的相关性 | 第53-56页 |
| ·微量元素的古水介质分析 | 第56页 |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6-61页 |
|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第56-58页 |
| ·稀土元素的物源分析 | 第58-59页 |
| ·稀土元素的古水介质分析 | 第59-61页 |
| ·蚀变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铀富集规律 | 第61-62页 |
| 第5章 与典型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对比 | 第62-68页 |
| ·粘土矿物特征对比 | 第62-63页 |
| ·常量元素特征对比 | 第63-64页 |
| ·微量元素特征对比 | 第64-65页 |
| ·稀土元素特征对比 | 第65-68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