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土壤生物的多样性与功能 | 第13-14页 |
·土壤食物网 | 第14-19页 |
·不同农业模式下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 第19-21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地点概况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取样 | 第25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25页 |
·土壤生物的测定 | 第25页 |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不同温室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 | 第26-35页 |
·前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 | 第26-28页 |
·原生动物 | 第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结果 | 第29-31页 |
·不同管理模式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管理模式对原生动物的影响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5页 |
·微生物生物量碳 | 第31-33页 |
·原生动物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土壤线虫群落对不同温室种植模式的响应 | 第35-47页 |
·前言 | 第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35-36页 |
·土壤线虫分离与鉴定 | 第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43页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37页 |
·线虫总数 | 第37-38页 |
·线虫营养类群 | 第38-39页 |
·线虫群落组成 | 第39-41页 |
·线虫生态指数 | 第41-42页 |
·排序分析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7页 |
第五章 不同温室种植模式对土壤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7-56页 |
·前言 | 第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土壤螨的分离与鉴定 | 第47-48页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结果 | 第48-52页 |
·土壤螨的丰度 | 第48页 |
·螨的营养类群 | 第48-50页 |
·螨的群落结构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6页 |
第六章 不同温室种植模式对土壤食物网的影响 | 第56-76页 |
·前言 | 第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62页 |
·土壤生物测定 | 第56-57页 |
·土壤生物生物量碳转换 | 第57-58页 |
·土壤食物网构建 | 第58-62页 |
·统计分析 | 第62页 |
·结果 | 第62-72页 |
·土壤食物网结构 | 第62-63页 |
·功能群及营养级生物量 | 第63-66页 |
·食物网能量流动 | 第66-72页 |
·相互作用强度 | 第72页 |
·讨论 | 第72-76页 |
·食物网结构 | 第72-73页 |
·生物量 | 第73-74页 |
·能量流动 | 第74-75页 |
·相互作用强度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81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81页 |
·土壤生物测定方法 | 第77-78页 |
·生理参数 | 第78-79页 |
·土壤食物网 | 第79页 |
·农业系统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体系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