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2-15页
     ·目前尚无专门研究民事证据制度目的论的学术著作第12-13页
     ·仅有的几篇学术论文观点相左第13-15页
     ·国外的研究深入细致,但很少引进第15页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5-16页
第2章 民事证据制度目的的基本理论第16-29页
   ·研究目的论应当统一的基本概念第16-21页
     ·统一概念的必要性第16页
     ·目的的概念第16-17页
     ·法的目的第17-19页
     ·价值的概念第19-20页
     ·法的价值第20-21页
   ·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的界定第21-26页
     ·现有研究成果对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的界定过于狭窄第21-22页
     ·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的概念和特征第22-26页
   ·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26-29页
     ·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与民事诉讼的目的第26页
     ·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与民事证据制度的价值第26-29页
第3章 民事证据制度目的论研究现状之评析第29-38页
   ·民事证据制度目的论研究现状之概览第29-30页
   ·民事证据制度目的论三种学说评析第30-35页
     ·发现真实说第30-33页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说第33-35页
     ·保障裁判正当性说第35页
   ·民事证据制度目的论研究的新思路第35-38页
     ·研究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应高度重视“公正证明程序”第35-37页
     ·民事证据制度目的论研究应淡化根本目的与一般目的的划分第37-38页
第4章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民事证据制度目的论第38-47页
   ·以多元主体视角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第38-43页
     ·程序主体性原则的要求第39-40页
     ·由证据主义到证明主义的转向第40-41页
     ·法的运行原理第41页
     ·证据法价值的多元化理论第41-43页
   ·多元化的民事证据制度目的第43-46页
     ·以司法机关为视角第43-44页
     ·以当事人为视角第44-45页
     ·以其他证明活动参与主体为视角第45-46页
   ·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目的应体现多元化主体的诉求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人的民事责任
下一篇:行政诉讼变更判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