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心痛泰调节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内皮功能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第13-19页
 1. 研究对象第13页
 2. 诊断标准第13-16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3-14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14-16页
 3. 病例标准第16-18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16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16-17页
   ·病例剔除标准第17页
   ·病例脱落标准第17页
   ·终止试验标准第17-18页
 4. 病例分组第18-19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19-25页
 1. 治疗方案第19-20页
 2. 观察时间第20页
 3. 观测指标第20-21页
   ·安全性指标第20页
   ·疗效性指标第20页
   ·实验室指标第20-21页
 4. 疗效判定标准第21-23页
   ·心绞痛疗效判断标准第21-22页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2页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第22-23页
   ·硝酸甘油停减率计算标准第23页
 5. 观察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第23页
 6. 统计学处理第23-25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5-32页
 1. 疗效性指标结果第25-26页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第25页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25页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第25页
   ·两组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第25-26页
   ·两组两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第26页
 2. 实验室指标结果第26-29页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疗效比较第26-27页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疗效比较第27-28页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疗效比较第28-29页
 3. 安全性监测第29-30页
 4. 结论第30-32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2-50页
 1. 中医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第32-35页
   ·对病名的认识第32页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2-33页
   ·中医药的治疗现状第33-35页
 2. 西医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第35-40页
   ·内皮损伤学说第35-37页
   ·炎性细胞浸润学说第37-39页
   ·脂质浸润学说第39-40页
   ·血液流变学第40页
 3. 心痛泰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机理探讨第40-49页
   ·心痛泰组方理论依据第40-41页
   ·益心泰的药物组成分析第41-47页
   ·益心泰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第47-49页
 4. 问题与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70页
 1. 综述:冠心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54-69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2. 临床观察表格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管方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大鼠模型EGFR、ICAM-1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促卵泡汤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