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 ·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2章 政务微博概述 | 第13-19页 |
| ·我国政务微博的兴起、概念和特点 | 第13-15页 |
| ·政务微博在中国的兴起 | 第13-14页 |
| ·政务微博的概念 | 第14页 |
| ·政务微博的特点 | 第14-15页 |
| ·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情况 | 第15-19页 |
| ·从政务微博地域分布看 | 第15-16页 |
| ·从政务微博级别分布看 | 第16-17页 |
| ·政务微博部门分布看 | 第17-19页 |
| 第3章 “两会”政务微博的发展状况 | 第19-34页 |
| ·2010 年两会——政务微博初现 | 第19-23页 |
| ·案例 1:樊建川川普微博直播政协会议 | 第19-20页 |
| ·案例 2:何水法微博征建议 | 第20-21页 |
| ·案例 3:浙江省政协开通微博社区 | 第21页 |
| ·案例 4:网友微博呼吁委员捐电脑 | 第21-22页 |
| ·案例小结 | 第22-23页 |
| ·2011 年两会——政务微博得到发展 | 第23-26页 |
| ·案例 1:张春贤——开通微博的最高级别官员 | 第23页 |
| ·案例 2:为总理开微博 | 第23页 |
| ·案例 3:李东生微博征集人大议案 | 第23-24页 |
| ·案例 4:李丹阳建议严管微博 | 第24页 |
| ·冯军建议政府部门试点开微博 | 第24-25页 |
| ·案例小结 | 第25-26页 |
| ·2012 年两会——政务微博发展逐步成熟 | 第26-28页 |
| ·案例一:“两会”高层领导开始重视政务微博 | 第26页 |
| ·案例二:“两会”政务微博平台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 第26页 |
| ·案例三:“两会”期间委员代表纷纷通过微博征集提案 | 第26-27页 |
| ·案例四:“两会”期间议员通过微博设置议题 | 第27页 |
| ·案例小结 | 第27-28页 |
| ·“两会”政务微博的积极作用以及发展趋势 | 第28-34页 |
| ·政务人员热衷于开微博 | 第28-29页 |
| ·高级别官员通过政务微博参与“两会” | 第29-30页 |
| ·民众广泛参与获得话语权 | 第30-31页 |
| ·推动政府执政模式的创新 | 第31-32页 |
| ·“两会”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 第4章 “两会”政务微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39页 |
| ·我国“两会”政务微博发展中的问题 | 第34-36页 |
| ·“数字鸿沟”阻碍多数人的利益诉求 | 第34-35页 |
| ·微博受到碎片化传播的限制 | 第35页 |
| ·微博缺乏规范性 | 第35-36页 |
| ·微博在传播技巧上存在问题突出 | 第36页 |
| ·我国“两会”政务微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原因 | 第36-39页 |
| ·基础建设落后 | 第36页 |
| ·受到微博随意性以及非实名制的负面影响 | 第36-37页 |
| ·微博管理以及责任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 ·微博欠缺主体观念和服务意识 | 第38-39页 |
| 第5章 “两会”政务微博发展的对策 | 第39-47页 |
| ·加强互动建立快速处理与反馈机制 | 第39-40页 |
| ·线上主动收集民众问题并将其分类 | 第39页 |
| ·将民众问题转办落实并跟进监督 | 第39-40页 |
| ·线下加强政务公开力度 | 第40页 |
| ·明确定位丰富微博内容 | 第40-41页 |
| ·明确“两会”政务微博的功能定位与区分 | 第40-41页 |
| ·丰富“两会”政务微博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 第41页 |
| ·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微博机制 | 第41-44页 |
| ·规范“两会”政务微博命名及实名认证程序 | 第41-42页 |
| ·建立常规的“两会”政务微博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 ·规范“两会”政务微博组织建设 | 第43页 |
| ·加强账号管理 | 第43页 |
| ·加强对“两会”政务微博的把关控制 | 第43-44页 |
| ·培养意见领袖引导微博舆论方向 | 第44-47页 |
| ·意见领袖的培养 | 第44-45页 |
| ·对意见领袖的管理 | 第45页 |
| ·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以叶青为例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