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伯格曼技术本质观:装置范式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6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伯格曼技术本质观的形成第16-22页
 一、伯格曼“装置范式”论形成的实践基础第16-17页
  (一)哲学意识的形成第16页
  (二)对哲学之路的追寻第16-17页
 二、伯格曼“装置范式”论产生的现实基础第17-19页
  (一)技术世界的复杂性第17-18页
  (二)技术的异化现象第18-19页
 三、伯格曼“装置范式”论产生的思想基础第19-22页
  (一)芒福德:强调人性的重要性第19-20页
  (二)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认识第20-21页
  (三)埃吕尔:强调技术的自主性第21-22页
第二章 “装置范式”论的主要内容及特征第22-30页
 一、伯格曼“装置范式”论的主要内容第22-27页
  (一)技术人工物的视角第22-23页
  (二)“装置范式”:现代技术的本质第23-25页
  (三)“聚焦物”和“聚焦实践”:改革技术的思路第25-27页
 二、伯格曼“装置范式”论的主要特征第27-30页
  (一)通俗性第27页
  (二)创新性第27-28页
  (三)实用性第28-30页
第三章 “装置范式”论的超越性与合理性第30-34页
 一、伯格曼与雅克·埃吕尔第30-31页
 二、伯格曼与尼尔·波兹曼第31页
 三、伯格曼与卡尔·米切姆第31-32页
 四、“装置范式”论合理性分析第32-34页
  (一)顺应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趋势第32-33页
  (二)强调与社会的关联中理解技术第33-34页
第四章 关于伯格曼“装置范式”论的争议第34-39页
 一、对伯格曼研究方法的质疑第34-35页
 二、过于关注技术的负面效应第35-36页
 三、对其技术改革建议的质疑第36-39页
第五章 伯格曼“装置范式”论的意义第39-45页
 一、对技术哲学发展的启示第39-41页
  (一)技术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性思考第39-40页
  (二)关注“技术创新”第40-41页
 二、技术与未来的思考第41-45页
  (一)新的发展观第42-43页
  (二)新的自然观第43-44页
  (三)新的技术观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物沉降时空信息管理及其稳定性微方量评价
下一篇:带有流失及不耐烦顾客排队系统的模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