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分析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方法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论文安排及所完成的工作量 | 第21-22页 |
·论文安排 | 第21-22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灰关联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灰色关联四公理 | 第23-24页 |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第24页 |
·几种典型的关联度算法 | 第24-27页 |
·邓氏关联度 | 第25页 |
·广义绝对关联度 | 第25-26页 |
·T 型关联度 | 第26页 |
·灰色斜率关联度 | 第26-27页 |
·B 型关联度 | 第27页 |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方法的归纳分析 | 第27-28页 |
·灰色系统与其他不确定性方法比较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0-39页 |
·成矿地质背景 | 第30-32页 |
·地层 | 第32-33页 |
·古生界 | 第32页 |
·中生界 | 第32-33页 |
·矿区构造 | 第33-34页 |
·褶皱构造 | 第33页 |
·断裂构造 | 第33-34页 |
·岩浆岩 | 第34-35页 |
·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体 | 第34页 |
·青山花岗闪长斑岩体 | 第34-35页 |
·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 | 第35-36页 |
·变质作用 | 第35页 |
·围岩蚀变 | 第35-36页 |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38页 |
·岩石物性特征 | 第36页 |
·次生晕异常特征 | 第36页 |
·物探异常特征 | 第36-38页 |
·姚家岭矿区已有地质勘探成果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灰色关联分析成矿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9-49页 |
·相关技术概要 | 第39-40页 |
·ArcGIS Engine 简介 | 第39-40页 |
·C#简介 | 第40页 |
·开发环境 | 第40页 |
·系统概括及设计实现 | 第40-47页 |
·系统概括 | 第40-41页 |
·系统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 第41-43页 |
·界面设计 | 第43-46页 |
·灰色关联度算法设计 | 第46-47页 |
·系统测试结果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灰色关联分析成矿预测 | 第49-63页 |
·姚家岭矿床成矿预测过程 | 第49-58页 |
·姚家岭矿区地质变量提取 | 第49-52页 |
·划分格网 | 第52页 |
·空间分析实现 | 第52-55页 |
·建立地质变量数据库 | 第55-56页 |
·地质变量灰关联度计算过程 | 第56-58页 |
·预测结果 | 第58-61页 |
·结论与分析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结果 | 第6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