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一章 三白草和猕猴桃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 第15-33页 |
| 第一节 三白草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18-23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18页 |
|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 ·结果 | 第19-21页 |
| ·讨论 | 第21-22页 |
| ·结论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三白草和猕猴桃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 第23-28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结果 | 第24-26页 |
| ·讨论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 第二章 三白草保肝作用研究 | 第33-45页 |
| ·概述 | 第33-34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 ·样品 | 第34页 |
| ·试剂 | 第34-35页 |
| ·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 ·造模方法 | 第35页 |
| ·分组方法 | 第35页 |
| ·指标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 ·结果 | 第36-39页 |
| ·三白草不同部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 GOT 和 GPT 影响 | 第36-37页 |
| ·三白草不同部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匀浆液中 MDA 和 SOD 影响 | 第37-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第三章 猕猴桃降血糖作用研究 | 第45-63页 |
| ·概述 | 第45-46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6-47页 |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 ·样品 | 第46页 |
| ·试剂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 ·造模及分组方法 | 第47页 |
| ·指标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 ·结果 | 第47-56页 |
|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元的影响 | 第50-52页 |
|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52-54页 |
|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第54-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第四章 三白草脂溶性成分研究 | 第63-69页 |
| ·概述 | 第63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63页 |
| ·植物来源 | 第63页 |
| ·仪器 | 第63页 |
|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 ·样品准备 | 第63-64页 |
| ·GC-MS 分析条件 | 第64页 |
| ·化合物检索 | 第64页 |
| ·结果 | 第64-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猕猴桃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69-77页 |
| ·抗癌作用 | 第69-70页 |
| ·降血脂作用 | 第70页 |
| ·抗突变和畸变作用 | 第70-71页 |
| ·解毒作用 | 第71-72页 |
| ·抗氧化和衰老作用 | 第72页 |
| ·保肝作用 | 第72-73页 |
| ·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第73-74页 |
| ·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 | 第74页 |
| ·结语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79-8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