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异种金属焊接及其应用 | 第10-11页 |
·异种金属的焊接性特点及焊接方法 | 第11-17页 |
·异种材料的焊接性特点 | 第11-12页 |
·异种金属的焊接方法 | 第12-17页 |
·异种金属激光焊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异种金属材料的激光焊接工艺 | 第17-18页 |
·异种金属激光焊接熔池演化 | 第18-19页 |
·异种金属激光焊接接头显微组织 | 第19-21页 |
·异种金属焊接存在的焊接性问题 | 第21-24页 |
·焊缝成分的稀释 | 第22页 |
·接头熔合过渡区的形成 | 第22-23页 |
·接头区应力状态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4-26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4-2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26-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高速钢 M42 的性质 | 第26页 |
·高强度钢 X32 的性质 | 第26-27页 |
·焊接设备 | 第27-28页 |
·焊前准备 | 第28-29页 |
·焊接工艺及实验 | 第29-30页 |
·焊接接头组织力学性能分析检测 | 第30-33页 |
·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检测 | 第30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0-31页 |
·接头力学性能检测 | 第31-33页 |
第3章 M42/X32 异种金属 CO_2激光焊接工艺研究 | 第33-58页 |
·引言 | 第33页 |
·焊接接头宏观形貌 | 第33-36页 |
·激光束与对接焊缝的相对偏移量 | 第33-34页 |
·激光功率与焊接速度对焊缝宏观形貌的影响 | 第34-36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 | 第36-46页 |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演变 | 第36-39页 |
·焊接接头处的元素分布 | 第39-43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形成机理 | 第43-46页 |
·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46-53页 |
·激光功率与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激光焊接工艺的焊接接头组织形成变化的原因 | 第48-53页 |
·接头力学性能特征 | 第53-57页 |
·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 | 第53-54页 |
·接头的抗弯强度 | 第54-55页 |
·接头抗弯断口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退火工艺对焊接接头的影响 | 第58-70页 |
·引言 | 第58页 |
·退火工艺的制定依据 | 第58-59页 |
·退火保温时间对接头的影响 | 第59-63页 |
·退火保温时间与焊缝硬度的关系 | 第60-62页 |
·退火保温时间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第62-63页 |
·退火温度对接头的影响 | 第63-65页 |
·退火温度与焊缝硬度的关系 | 第64页 |
·退火温度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第64-65页 |
·退火后接头处组织变化及元素分布 | 第65-68页 |
·退火后母材与焊缝界面组织变化 | 第65-66页 |
·退火后焊接接头处元素分布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