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氮肥的施用现状 | 第9-11页 |
| ·氮肥对硝态氮的影响 | 第9-10页 |
| ·氮肥对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第10页 |
| ·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0-11页 |
| ·水分的重要作用 | 第11-14页 |
| ·水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 ·水分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12页 |
| ·水分对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第12页 |
| ·土壤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2-14页 |
| 2 引言 | 第14-15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 ·试验设计 | 第15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5-17页 |
| ·土壤含水量和农田耗水量 | 第15页 |
| ·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效率 | 第15-16页 |
| ·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的测定 | 第16页 |
| ·碳、氮积累与运转的测定 | 第16页 |
| ·干物质积累量 | 第16页 |
| ·籽粒灌浆动态 | 第16页 |
| ·淀粉含量及组分的测定 | 第16-17页 |
|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第17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7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7-42页 |
| ·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第17-23页 |
| ·冬小麦生育前期 0-160cm 土壤含水量 | 第17-18页 |
| ·冬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 0-160cm 土壤含水量 | 第18-20页 |
| ·冬小麦成熟期 0-160cm 土壤含水量 | 第20页 |
| ·田间耗水量和不同来源水分占总耗水量百分率 | 第20-21页 |
| ·小麦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 | 第21-22页 |
| ·对耗水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对冬小麦硝态氮含量和累积的影响 | 第23-29页 |
| ·冬小麦生育前期 0-160cm 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 | 第23-25页 |
| ·冬小麦开花期硝态氮累积 | 第25-27页 |
| ·冬小麦灌浆期硝态氮累积 | 第27-28页 |
| ·冬小麦成熟期硝态氮累积 | 第28-29页 |
| ·对施氮与灌水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第29-36页 |
| ·对不同生育期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9-31页 |
| ·不同生育期叶面积 | 第29-30页 |
| ·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 | 第30-31页 |
| ·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再分配 | 第31-32页 |
| ·冬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 第32-33页 |
| ·冬小麦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 | 第33-34页 |
| ·冬小麦花前贮藏氮素运转和花后同化量 | 第34-35页 |
| ·成熟期不同器官氮素积累及分配 | 第35-36页 |
| ·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6-42页 |
| ·冬小麦籽粒粒重形成的影响 | 第36-38页 |
| ·籽粒千粒重 | 第36-37页 |
| ·籽粒灌浆速率 | 第37-38页 |
| ·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冬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 | 第38页 |
| ·冬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含量 | 第38-39页 |
| ·冬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 | 第39页 |
| ·冬小麦籽粒直/支比含量 | 第39-40页 |
| ·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40-42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2-47页 |
| ·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施氮与灌水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施氮与灌水对冬小麦叶面积 | 第44页 |
| ·施氮与灌水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 第44-45页 |
| ·施氮与灌水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及分配 | 第45页 |
| ·施氮和灌水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ABSTRACT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