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论题阐释及缘起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0-13页 |
(三) 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13-14页 |
(四) 学术创新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身体理论对于伊格尔顿文艺美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15-25页 |
第一节 身体、意识形态及审美话语 | 第15-19页 |
1. 身体与审美 | 第16页 |
2. 身体与意识形态 | 第16-17页 |
3. 身体联结审美与意识形态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身体理论与后现代主义 | 第19-22页 |
1. 后现代语境中身体的尴尬处境 | 第19-20页 |
2. 后现代理论选择身体的缘由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身体是“共同文化观”的基础 | 第22-25页 |
1. 共同文化观 | 第22-23页 |
2. 身体是共同文化观的基础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伊格尔顿身体话语的理论依据 | 第25-36页 |
第一节 劳动的身体——马克思的劳动身体与伊格尔顿身体观 | 第25-29页 |
1. 劳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 | 第25-27页 |
2. 伊格尔顿对马克思劳动身体的接受和阐释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强力意志的身体——尼采的意志身体与伊格尔顿身体 | 第29-32页 |
1. 尼采的强力意志身体 | 第30-31页 |
2. 伊格尔顿对尼采的阐释与批判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欲望的身体——弗洛伊德的欲望身体与伊格尔顿身体观 | 第32-36页 |
1. 弗洛伊德的欲望身体 | 第32-34页 |
2. 伊格尔顿对弗洛伊德欲望身体的阐释性批判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伊格尔顿身体观的具体内涵 | 第36-44页 |
第一节 身体作为提供真实的自然存在物 | 第36-38页 |
1. 身体首先是前提性的客观自然存在物 | 第36-37页 |
2. 身体提供最确切的真实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身体作为需要文化楔入的开放性肉体 | 第38-41页 |
1. 身体是具有能动创造力的开放性身体 | 第38-39页 |
2. 文化是身体“生长”的必然因素 | 第39-41页 |
第三节 身体作为世界组织之关结点 | 第41-44页 |
1. 身体是世界运行的中心点 | 第41-42页 |
2. 现代身体与中心点的距离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