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身为音乐家的J·S·Bach | 第9-13页 |
| 1、演奏家的优势 | 第9-10页 |
| 2、作曲家的优势 | 第10-13页 |
| 第二章 J·S·Bach的教学工作 | 第13-34页 |
| 1. 演奏教学 | 第13-23页 |
| 触键法 | 第13-14页 |
| 指法 | 第14-16页 |
| 装饰音 | 第16-18页 |
| 促进键盘技巧风格发展 | 第18-23页 |
| 2. 作曲教学 | 第23-27页 |
| 对位法教学 | 第23-25页 |
| 复调教学 | 第25-27页 |
| 3. 作品 | 第27-34页 |
| 管风琴手册(Orgel-buchlein) | 第27-29页 |
| 安娜·玛达莱娜·巴赫的笔记本(Clavie-buchlein fur Anna Magdalena Bach) | 第29页 |
| 键盘乐器手册(Clavier-buchlein) | 第29页 |
| 创意曲集(Inventionen) | 第29-31页 |
| 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Franzosische Suite、Englische Suite、Partita) | 第31页 |
| 平均律钢琴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 Clavier) | 第31-32页 |
|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 第32页 |
| 音乐的奉献(Musikali sches offer) | 第32页 |
|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J·S·Bach的教务工作 | 第34-54页 |
| 1. 名词定义 | 第35页 |
| 2. 乐长的职责 | 第35-38页 |
| 3. 唱诗班歌手和乐器手的来源 | 第38-41页 |
| 4. 唱诗班曲目定位 | 第41-43页 |
| 5. 唱诗班成员分配 | 第43-50页 |
| 6. 唱诗班实践中的取长补短 | 第50-54页 |
| 第四章 身为教徒的J·S·Bach | 第54-59页 |
| 1. 路德教义在巴赫音乐生涯中的影响 | 第55-56页 |
| 2. 以音乐传达上帝神圣原则的观念 | 第56-59页 |
| 第五章 J·S·Bach作为音乐教育家的历史意义 | 第59-66页 |
| 1. 与同时期其他著名音乐家或同职音乐人的比较 | 第59-62页 |
| 亨德尔 | 第59-61页 |
| 泰勒曼 | 第61-62页 |
| 2. 音乐教育上的建树极其深远影响 | 第62-66页 |
| 显赫的巴赫音乐家族 | 第62-64页 |
| 巴赫的嫡传学生 | 第64-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附录Ⅰ | 第68-70页 |
| 附录Ⅱ | 第70-75页 |
| 附录Ⅲ | 第75-78页 |
| 参考资料 | 第78-80页 |
| 鸣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