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我国居住区建设发展概况 | 第9页 |
·我国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发展动态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2-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系统分析 | 第16-23页 |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概念 | 第16-17页 |
·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17-18页 |
·综合评价几个阶段的分析 | 第18-21页 |
·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 第19页 |
·指标选取是综合评价的重要环节 | 第19-20页 |
·评价方法是综合评价的核心问题 | 第20-21页 |
·正确地理解并合理地运用评价结果 | 第21页 |
·综合评价过程中的问题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 第23-30页 |
·居住区规划概念、任务和内容 | 第23-24页 |
·居住区规划概念 | 第23页 |
·居住区规划任务 | 第23页 |
·居住区规划内容 | 第23-24页 |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技术经济分析 | 第24-25页 |
·基本要求 | 第24-25页 |
·技术经济分析 | 第25页 |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 | 第25-28页 |
·已取得的经验 | 第25-27页 |
·发展和完善方向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43页 |
·居住区规划设计综合评价的步骤和特征 | 第30-31页 |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总原则 | 第31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1-40页 |
·指标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第31-32页 |
·评价主体的确定 | 第32-33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33-40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ISM模型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 第43-60页 |
·指标体系的ISM模型建立 | 第43-50页 |
·ISM模型法简介 | 第43-45页 |
·评价指标多级递阶有向图的建立 | 第45-50页 |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0-59页 |
·评价指标重要性分析 | 第50-54页 |
·综合评价指标及指标内涵权值的计算 | 第54-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居住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60-71页 |
·定性指标量化方法的建立 | 第60-63页 |
·方案集二元对比排序标度矩阵的确定 | 第60-61页 |
·方案集对优越性的二元比较模糊标度矩阵的确定 | 第61-62页 |
·各方案就定性指标C对于优越性的相对优属度的确定 | 第62-63页 |
·各方案就定性指标对比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63-66页 |
·单元系统相对优属度矩阵的确定 | 第66-68页 |
·单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综合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 | 第71-88页 |
·方案设计说明 | 第71-76页 |
·规划设计依据及工程概况 | 第71-72页 |
·香港佳禾建筑设计事务所碧水华庭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 第72-75页 |
·秦皇岛建筑设计研究院碧水华庭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 第75-76页 |
·综合评价计算过程 | 第76-88页 |
·第四层非量化指标计算过程 | 第77-80页 |
·第四层量化指标计算过程 | 第80-83页 |
·第三层指标计算过程 | 第83-84页 |
·第二层指标计算过程 | 第84-86页 |
·最高层指标计算过程 | 第86-88页 |
结束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碧水华庭小区总平面图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