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钛硅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7页
第一章 钛硅分子筛的研究进展第17-60页
   ·引言第17-18页
   ·钛硅分子筛的合成第18-29页
     ·TS-1分子筛的合成第18-23页
       ·水热晶化法第18-21页
       ·气固相同晶取代法第21-22页
       ·干胶转化法第22-23页
       ·微波辐射加热法第23页
       ·其它合成方法第23页
     ·其它钛硅分子筛的合成第23-25页
       ·TS-2分子筛的合成第23-24页
       ·中孔钛硅分子筛的合成第24-25页
     ·钛硅分子筛水热晶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25-29页
   ·钛硅分子筛的物化特征第29-34页
     ·钛硅分子筛中骨架钛的化学环境第29-30页
     ·影响钛硅分子筛物化特性的因素第30-34页
       ·金属离子杂质第30-31页
       ·非骨架钛第31-32页
       ·酸性第32-33页
       ·扩散及空间位阻第33-34页
       ·疏水性第34页
   ·钛硅分子筛的物化性能表征第34-36页
   ·钛硅分子筛的催化氧化性能第36-45页
     ·概述第36-37页
     ·烯烃环氧化反应第37-38页
     ·苯酚羟基化反应第38-39页
     ·钛硅分子筛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第39-41页
       ·烯烃环氧化反应机理第39-40页
       ·苯酚羟基化反应机理第40-41页
     ·影响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反应的因素第41-45页
       ·骨架钛和非骨架钛含量的影响第41-42页
       ·分子筛晶粒大小的影响第42-43页
       ·分子筛亲疏水性的影响第43-44页
       ·分子筛相对结晶度的影响第44-45页
       ·反应条件的影响第45页
   ·论文选题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60页
第二章 实验总述第60-65页
   ·主要原料第60-61页
   ·TS-1和TS-2清液的合成第61-62页
     ·TS-1清液的合成第61页
     ·TS-2清液的合成第61-62页
   ·钛硅分子筛的物化表征第62-64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62页
     ·紫外可见反射光谱(UV-Vis)第62页
     ·扫描电镜(SEM)第62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62页
     ·热重分析(TG/DTG)第62-63页
     ·核磁共振(~(13)C MAS NMR和~(29)Si MAS NMR)第63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第63页
     ·N_2吸附-脱附等温实验第63-64页
   ·钛硅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评价第64-65页
     ·正己烯环氧化反应第64页
     ·苯酚羟基化反应第64-65页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TS-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5-99页
   ·晶化时间对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66-75页
     ·实验部分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5页
       ·XRD分析第66-69页
       ·UV-Vis分析第69-71页
       ·SEM分析第71页
       ·TG-DTG分析第71-72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72-74页
       ·样品的催化活性表征第74-75页
     ·小结第75页
   ·加入导向胶对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75-82页
     ·实验部分第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2页
       ·XRD分析第75-77页
       ·SEM分析第77-78页
       ·UV-Vis分析第78-79页
       ·TG-DTG分析第79-80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80-81页
       ·样品的催化活性表征第81-82页
     ·小结第82页
   ·晶化温度对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82-89页
     ·实验部分第82-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88页
       ·XRD分析第83-84页
       ·SEM分析第84页
       ·UV-Vis分析第84-85页
       ·TG-DTG分析第85-86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86-88页
       ·样品的催化活性表征第88页
     ·小结第88-89页
   ·加入蔗糖对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89-96页
     ·实验部分第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96页
       ·XRD分析第89-91页
       ·SEM分析第91-92页
       ·UV-Vis分析第92-93页
       ·TG-DTG分析第93-95页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95-96页
       ·样品的催化活性表征第96页
     ·小结第96页
   ·本章总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99页
第四章 钛硅分子筛TS-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99-151页
   ·铵盐体系下TS-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100-107页
     ·引言第100-102页
     ·实验部分第102页
     ·结果与讨论第102-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下TS-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107-120页
     ·引言第107-108页
     ·实验部分第108页
     ·结果与讨论第108-119页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下合成的钛硅分子筛TS-1第108-111页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下合成的钛硅分子筛TS-1第111-115页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下合成的钛硅分子筛TS-1第115-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无机酸和有机酸体系下TS-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120-124页
     ·引言第120页
     ·实验部分第120-121页
     ·结果与讨论第121-124页
     ·小结第124页
   ·低聚糖体系下TS-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124-146页
     ·引言第124页
     ·TS-1清液中添加蔗糖对TS-1物化性能的影响第124-127页
       ·实验部分第124-125页
       ·结果与讨论第125-127页
     ·TS-1预晶化液中添加蔗糖对TS-1物化性能的影响第127-130页
       ·实验部分第127-128页
       ·结果与讨论第128-130页
     ·晶化前及晶化过程中均添加蔗糖对TS-1物化性能的影响第130-133页
       ·实验部分第130页
       ·结果与讨论第130-133页
     ·添加葡萄糖对TS-1物化性能的影响第133-136页
       ·实验部分第133页
       ·结果与讨论第133-136页
     ·TS-1清液中添加蔗糖的晶化过程研究第136-146页
       ·实验部分第136页
       ·晶化过程中母液pH值的变化第136-138页
       ·晶化过程中分子筛相对结晶度的变化第138-139页
       ·晶化过程中钛分布状态的变化第139-140页
       ·晶化过程中分子筛固体的Si/Ti比的变化第140-141页
       ·晶化过程中蔗糖是否起到了硬模板的作用第141-145页
       ·晶化过程中分子筛催化活性的研究第145-146页
     ·小结第146页
   ·本章总结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1页
第五章 TS-1与TS-2催化性能的比较第151-182页
   ·TS-1与TS-2的合成及其物化表征第152-157页
     ·TS-1与TS-2的合成第152页
     ·TS-1与TS-2的物化表征第152-157页
   ·TS-1与TS-2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活性的比较第157-158页
     ·实验部分第157页
     ·结果与讨论第157-158页
   ·TS-1与TS-2催化正己烯环氧化反应活性的比较第158-159页
     ·实验部分第158页
     ·结果与讨论第158-159页
   ·引起TS-1与TS-2催化性能差异的原因分析第159-178页
     ·MFI与MEL结构差异的影响第159-164页
       ·TS-1/TS-2共晶的合成第161页
       ·TS-1/TS-2共晶的XRD图谱第161-163页
       ·TS-1/TS-2共晶的催化活性第163-164页
     ·骨架钛含量的影响第164-166页
     ·晶粒大小和形貌的影响第166-170页
       ·具有不同晶粒大小和形貌的TS-2分子筛的合成第166-167页
       ·TS-2的晶粒大小和形貌第167页
       ·具有不同晶粒大小和形貌的TS-2的钛分布状态第167-170页
       ·具有不同晶粒大小和形貌的TS-2的催化活性第170页
     ·疏水性的影响第170-178页
       ·实验部分第172页
       ·二次晶化后样品的物化表征第172-176页
       ·二次晶化后样品的催化性能第176-178页
   ·本章总结第178-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2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和主要创新点第182-185页
   ·主要结论第182-183页
   ·主要创新点第183-184页
   ·遗憾及展望第184-185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85-186页
致谢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nO和Ag/ZnO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羧基咪唑鎓两性离子配体的羧基—叠氮混桥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