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论文

春秋时期晋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晋的立国及周边族群环境第11-20页
   ·晋国的立国及兴衰第11-13页
     ·春秋初期第11-12页
     ·春秋中期第12-13页
     ·春秋后期第13页
   ·晋国的周边族群环境第13-20页
     ·晋国东部的北狄族群第14-16页
     ·晋国南部的西戎族群第16-18页
     ·晋国西部的戎狄部族第18-19页
     ·晋国北部的戎狄族群第19-20页
二、春秋时期晋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20-26页
   ·有利于晋国疆域的扩张第20-21页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族群环境第21-24页
   ·有利于严格华夷之防第24-26页
三、春秋时期晋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第26-32页
   ·军事征服第26-27页
   ·政治结盟第27-29页
   ·异族联姻第29-30页
   ·经济、文化、人才交流第30-32页
四、影响晋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因素第32-41页
   ·晋与戎狄势力的消长决定晋国处理民族关系措施的走向第32-34页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影响对民族问题的重视程度第34-39页
     ·公族内部的斗争第34-36页
     ·公族与卿族之间的斗争第36-37页
     ·卿族与卿族之间的斗争第37-39页
   ·春秋时期晋国与周边诸侯国之间的斗争第39-41页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元时期的答剌罕研究
下一篇:由厅到县—晚清民国时期清水河县行政建置演变与社会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