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风电系统故障穿越能力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前景 | 第14-16页 |
| ·世界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前景 | 第14-15页 |
| ·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前景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低电压穿越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高电压穿越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双馈风电机组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 第19-30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风力机的数学模型 | 第19页 |
|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 ·双馈感应发电机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运行原理 | 第20-21页 |
| ·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21-29页 |
|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 ·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 | 第24-26页 |
| ·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26-28页 |
| ·直流母线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风机自我保护的实现 | 第30-42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风机暂态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 ·定子磁链分析 | 第30-32页 |
| ·转子侧电流分析 | 第32页 |
| ·转子侧电压分析 | 第32页 |
| ·常规 Crowbar 保护电路的仿真及分析 | 第32-35页 |
| ·常规 Crowbar 保护电路的控制策略 | 第32-33页 |
| ·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 ·组合保护方案及其仿真分析 | 第35-41页 |
| ·组合保护方案的结构及其控制策略 | 第36-37页 |
| ·电阻取值的参考范围 | 第37-38页 |
| ·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电网电压跌落时双馈风电系统无功支持策略 | 第42-51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网侧变流器无功特性分析及其无功支持策略 | 第42-44页 |
| ·电网电压跌落时网侧变流器无功特性分析 | 第42-43页 |
| ·网侧变流器的无功支持策略 | 第43-44页 |
| ·STATCOM 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 | 第44-47页 |
| ·STATCOM 应用于风电场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 ·STATCOM 的工作原理 | 第45-46页 |
| ·STATCOM 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 | 第46-47页 |
| ·电网电压跌落期间风电系统的无功支持策略 | 第47-48页 |
| ·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能力分析 | 第51-61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风电场电压升高原因及高电压穿越标准分析 | 第51-54页 |
| ·高电压导致风电机组脱网实例分析 | 第51-52页 |
| ·风电场电压升高原因分析 | 第52-53页 |
| ·高电压穿越标准分析 | 第53-54页 |
| ·电网电压升高时双馈风机暂态过程分析 | 第54-56页 |
| ·定子磁链分析 | 第54-55页 |
| ·直流侧电压分析 | 第55-56页 |
| ·仿真分析 | 第56-58页 |
| ·电网电压升高时双馈风机的自我保护 | 第58-60页 |
| ·风机自我保护的实现 | 第58页 |
| ·仿真分析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