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雕塑 | 第11页 |
·城市景观环境 | 第11页 |
·历史文化名城濮阳的概述 | 第11-16页 |
·濮阳的地理特征 | 第12页 |
·濮阳的历史人文环境 | 第12-16页 |
2 历史文化名城濮阳的景观雕塑环境现状分析 | 第16-23页 |
·濮阳城市中有代表性的景观雕塑环境空间分析 | 第16-17页 |
·肖像人物性雕塑的环境空间分析—“帝颛顼乘龙至四海” | 第16页 |
·纪念碑的环境空间分析—子路墓祠纪念碑 | 第16-17页 |
·象征主义雕塑的环境空间分析—“雄风” | 第17页 |
·濮阳市景观雕塑环境中现存的问题 | 第17-21页 |
·材质低劣,做工粗糙 | 第18-19页 |
·创意肤浅,盲目照搬 | 第19-20页 |
·内容相近,题材相似 | 第20页 |
·造型粗陋,美感缺乏 | 第20-21页 |
·造成问题的原因 | 第21-23页 |
·社会原因 | 第21页 |
·人为破坏 | 第21-23页 |
3 濮阳“孝道主题”雕塑环境的设计原则与思路 | 第23-32页 |
·设计原则 | 第23-26页 |
·结合地方特色原则 | 第23-24页 |
·继承与创新原则 | 第24-25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5-26页 |
·设计思路 | 第26-32页 |
·从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 | 第26-27页 |
·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出发 | 第27-28页 |
·要与特定环境相统一 | 第28-30页 |
·与人文环境相和谐 | 第30-32页 |
4 濮阳“孝道主题”雕塑环境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 第32-38页 |
·设计的策略 | 第32-34页 |
·决策者: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后期管理与维护 | 第33页 |
·设计者:制定景观雕塑环境的整体规划 | 第33页 |
·大众:强化宣传普及,提高人们的觉悟 | 第33-34页 |
·设计的方法 | 第34-38页 |
·尊重环境的特性 | 第34-35页 |
·关注公众的参与 | 第35-36页 |
·注重历史的延续性 | 第36-38页 |
5 濮阳“孝道主题”雕塑环境设计展望 | 第38-40页 |
·以人为本的发展 | 第38-39页 |
·开放化、多元化、时代化发展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件 | 第44-56页 |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