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研究概况 | 第9-20页 |
·荧光分析法应用 | 第9-13页 |
·荧光分析在无机元素中的应用 | 第9-11页 |
·荧光分析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 | 第13-19页 |
·稀土简介 | 第13-14页 |
·滴定法和重量法 | 第14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4-15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第15-16页 |
·发射光谱法 | 第16-17页 |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 第17页 |
·荧光光度法 | 第17-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钕 | 第20-30页 |
引言 | 第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结果讨论 | 第21-28页 |
·体系的荧光光谱图 | 第21-22页 |
·酸度的确定 | 第22页 |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用量 | 第22-23页 |
·荧光桃红的用量 | 第23-24页 |
·最佳温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反应时间与反应速率常数 | 第25-26页 |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26-27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27-28页 |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第28页 |
·样品分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钇(Ⅲ)-钙黄绿素-吐温80体系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钇 | 第30-40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 | 第31-33页 |
·钙黄绿素的浓度及用量 | 第33页 |
·酸度的选择及其用量 | 第33-34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及选择 | 第34-35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反应时间与反应速率常数 | 第36-37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37页 |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第37-38页 |
·样品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镧 | 第40-50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 | 第41-42页 |
·酸度的确定 | 第42-43页 |
·荧光素的用量 | 第43页 |
·氧化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 第43-45页 |
·反应温度及表观活化能 | 第45页 |
·反应时间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46-47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47页 |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第47-48页 |
·样品测定 | 第48-49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