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生态学(生物生态学)论文

海南万泉河外来物种红耳龟的活动节律和活动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红耳龟的行为生态学研究第13-20页
     ·活动节律第13-14页
     ·取食行为第14-15页
     ·晒背行为第15-16页
     ·迁移与归巢行为第16-17页
     ·通讯与攻击行为第17-19页
     ·求偶、交配与筑巢行为第19-20页
   ·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和水中含氧量对行为的影响第20-23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龟的收集第23页
   ·遥测设备及方法第23-24页
   ·活动节律监测第24页
   ·家域估计第24-25页
   ·晒背活动监测第25-26页
     ·微环境温度、光照的测量第25页
     ·龟活动温度的记录和分析第25-26页
   ·数据统计第26-29页
     ·活动节律第26页
     ·活动家域第26-27页
     ·晒背活动第27-29页
第三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29-33页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第29页
   ·气候与水文概况第29页
   ·动植物资源第29-33页
第四章 红耳龟活动节律研究第33-49页
   ·研究结果第33-42页
     ·日活动第33-39页
     ·年活动第39-42页
   ·讨论第42-46页
     ·日活动第42-44页
     ·年活动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五章 红耳龟活动家域第49-59页
   ·引言第49页
   ·研究结果第49-56页
   ·讨论第56-58页
     ·遥测个体家域大小及影响因素第56-57页
     ·不同个体间的家域重叠度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红耳龟晒背习性第59-65页
   ·引言第59页
   ·研究结果第59-63页
     ·晒背时间选择第59-60页
     ·晒背行为特点第60-61页
     ·微环境因子与晒背行为第61-63页
   ·讨论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七章 红耳龟的入侵途径及管理建议第65-71页
   ·引言第65页
   ·研究结果第65-67页
   ·讨论第67-70页
     ·红耳龟入侵途径第67-68页
     ·红耳龟入侵管理建议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7页
附录第87-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件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网络模型的脉冲影响及同步
下一篇:重金属铜、镉对海陆蛙蝌蚪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