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植物中ABA与抗氧化防护的关系 | 第12-17页 |
·干旱胁迫诱导ABA的积累 | 第12-13页 |
·ABA诱导植物细胞抗氧化防护系统 | 第13-14页 |
·ABA信号途径 | 第14-17页 |
2 双组分信号系统 | 第17-19页 |
·简单的双组分信号系统 | 第18页 |
·复杂的双组分信号系统 | 第18-19页 |
3 HKs在高等植物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 第19-25页 |
·蛋白激酶研究概述 | 第19页 |
·HKs结构特征 | 第19-21页 |
·HKs在高等植物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 第21-25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ABA诱导的水稻OsHK3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 第26-46页 |
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26-27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OsHK3基因克隆 | 第29-32页 |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OsHK3的氨基酸序列 | 第32-33页 |
·瞬时表达载体pXZ-OsHK3的构建 | 第33页 |
·水稻原生质体的分离 | 第33-34页 |
·质粒提取 | 第34页 |
·40%PEG介导转化 | 第34页 |
·基因枪法转化 | 第34-35页 |
·显微镜观察 | 第35-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RNA的质量检测 | 第36页 |
·全长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6-37页 |
·OsHK3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 | 第37-40页 |
·遗传进化分析 | 第40-41页 |
·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41页 |
·OsHK3的亚细胞定位 | 第41-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利用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研究过表达OsHK3对抗氧化防护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6-56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46-47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48页 |
·水稻原生质体分离 | 第48-49页 |
·40%PEG介导转化 | 第49页 |
·转化后水稻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49页 |
·检测抗氧化防护酶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49-51页 |
·检测抗氧化防护酶活性的变化 | 第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RNA的质量检测 | 第51页 |
·OsHK3过表达效果检测 | 第51-52页 |
·过表达OsHK3诱导抗氧化防护酶基因的表达 | 第52页 |
·过表达OsHK3诱导抗氧化防护酶活性增强 | 第52-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利用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瞬时沉默OsHK3对抗氧化防护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6-70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56-57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2页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dsRNA体外合成 | 第58-60页 |
·水稻原生质体分离 | 第60页 |
·40%PEG介导转化及ABA处理 | 第60页 |
·转化后原生质体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60页 |
·检测抗氧化防护酶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60-62页 |
·检测抗氧化防护酶的活性变化 | 第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RNA的质量检测 | 第62页 |
·OsHK3沉默效果检测 | 第62-63页 |
·OsHK3沉默对抗氧化防护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3-64页 |
·10μM ABA诱导下,OsHK3基因沉默对抗氧化防护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4-66页 |
·10μM ABA诱导下,OsHK3基因沉默对抗氧化防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70页 |
全文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投送的论文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