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疏肝法对脾虚肝郁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6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 第12-16页 |
一、便秘的定义 | 第12页 |
二、便秘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2页 |
三、便秘的诊断标准演变 | 第12-13页 |
四、便秘的分类 | 第13页 |
五、排便的生理研究 | 第13-14页 |
六、便秘的病理研究 | 第14页 |
七、便秘的危险因素 | 第14-15页 |
八、便秘的病因研究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治疗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一、药物治疗 | 第16-18页 |
二、生物反馈治疗 | 第18页 |
三、结肠水疗法 | 第18-19页 |
四、骶神经刺激 | 第19页 |
五、手术治疗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便秘的认识及治疗 | 第20-24页 |
一、便秘的病因病机 | 第20页 |
二、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三、中医辨证分型分类 | 第21页 |
四、便秘的各家中医内治法 | 第21-23页 |
五、便秘的中医外治法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6-40页 |
第一节 临床实验研究及步骤 | 第26-3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四、研究对象选择 | 第27-28页 |
五、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第二节 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31-37页 |
一、一般情况 | 第31-32页 |
二、治疗相关指标 | 第32-37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37-40页 |
一、本研究的必要性 | 第37页 |
二、健脾疏肝法治疗便秘相关数据及问题分析讨论 | 第37-38页 |
三、麻仁软胶囊治疗便秘组相关数据及问题分析讨论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53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