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研究 | 第12-19页 |
·骨质疏松症概述 | 第12-14页 |
·对骨质疏松症概念的认识 | 第12页 |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 第12页 |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体征 | 第12-13页 |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 第13-14页 |
·祖国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14-16页 |
·病名的认识 | 第14页 |
·病因病机 | 第14-15页 |
·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 | 第15页 |
·治法治则的认识 | 第15-16页 |
·现代医学所认识的骨质疏松症 | 第16-19页 |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 第16-17页 |
·现代医学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 第17页 |
·目前我国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状况 | 第17-19页 |
第2章 临床研究 | 第19-23页 |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诊断标准 | 第19-20页 |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受试者中止、退出临床试验的条件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设计方案 | 第20页 |
·样本及分组方法 | 第20-21页 |
·临床观察方法 | 第21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1-22页 |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第22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29页 |
·纳入研究受试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第23-25页 |
·治疗结果 | 第25-2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9-33页 |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 第29-30页 |
·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 第29页 |
·临床研究 | 第29-30页 |
·健脾壮骨汤方药分析 | 第30-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41页 |
附录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心脾两虚中医症候量化积分标准(表) | 第37-38页 |
附录2:唑来膦酸给药后不良反应症状评分表 | 第38-39页 |
附录3 临床研究指标观察表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