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参与式民主与民主恳谈制度 | 第9-18页 |
·参与式民主的缘起 | 第10-12页 |
·代议制民主的危机 | 第10-11页 |
·参与式民主的提出与发展 | 第11-12页 |
·对参与式民主的理解 | 第12-13页 |
·浙江温岭民主恳谈制度 | 第13-16页 |
·民主恳谈制度发展的沿革 | 第16-17页 |
·民主恳谈的初级阶段——自愿参与的无序化阶段 | 第16页 |
·民主恳谈的中级阶段——初步规范化的民主实践 | 第16-17页 |
·民主恳谈的深化阶段——制度化的协商民主 | 第17页 |
·参与式预算的探索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实践 | 第18-27页 |
·国外理论架构 | 第18-22页 |
·谢莉·安斯坦“八种参与层次”的参与类型模式 | 第19-21页 |
·安德鲁·亚克兰的参与层次理论 | 第21-22页 |
·国内参与式民主的实践 | 第22-27页 |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 第22-23页 |
·土地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 第23-25页 |
·电子政府中的公众参与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对现有民主恳谈制度优劣势的综合分析 | 第27-36页 |
·现有民主恳谈制度的优势 | 第28-32页 |
·民主恳谈“激活”基层人大工作 | 第28-29页 |
·破解政策“合法性困局” | 第29-30页 |
·为基层治理提供新的模式 | 第30-31页 |
·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 | 第31-32页 |
·现有民主恳谈制度的困境 | 第32-36页 |
·制度层面的不足 | 第32-34页 |
·运行层面的困境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关于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几点思考 | 第36-41页 |
·激活基层政治参与,让最大多数的人民参与决策公共事务 | 第36-37页 |
·培养公民参政议政能力,使公民参与更加自觉而有效 | 第37-38页 |
·依托我国现有体制,畅通基层群众表达渠道 | 第38-39页 |
·积极发展网络参与文化,将新技术引入公众参与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