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5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换热器分类 | 第10页 |
| ·管壳式换热器 | 第10-11页 |
|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 | 第11-20页 |
| ·传热强化概述 | 第12-13页 |
| ·管程传热强化研究 | 第13-15页 |
| ·壳程传热强化研究 | 第15-20页 |
| ·管壳式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20-23页 |
| ·管壳式换热器综合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 | 第22-23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2 基于实体模型的变截面导流筒换热器入口流场数值模拟 | 第25-42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导流筒结构 | 第25-27页 |
| ·变截面导流筒换热器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 第27-29页 |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7页 |
| ·动量方程 | 第27-28页 |
| ·能量方程 | 第28页 |
| ·湍流模型 | 第28-29页 |
| ·变截面导流筒换热器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 | 第29-31页 |
| ·物理模型 | 第29-30页 |
| ·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 ·流体流动状态判定方法 | 第31-32页 |
| ·流动均匀性判定指标 | 第31-32页 |
| ·壳程阻力判定指标 | 第32页 |
| ·变截面切口方向对流场的影响 | 第32-35页 |
| ·变截面结构参数对流场的影响 | 第35-41页 |
| ·导流筒高端长度L对流场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角度θ对流场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夹套高度H对流场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3 导流筒帘式折流片换热器流场数值仿真 | 第42-48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两种换热器模型结构尺寸 | 第42-43页 |
| ·边界条件设定 | 第43-44页 |
| ·流体流动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 ·两种换热器壳程阻力性能对比研究 | 第45-46页 |
| ·两种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均化性能对比研究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4 帘式折流片换热器壳程结构优化 | 第48-59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换热器周期性全截面计算模型简介 | 第48-49页 |
| ·帘式折流片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 第49-57页 |
| ·模型结构参数 | 第49页 |
| ·模拟方法及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 ·不同折流栅间距的影响 | 第50-53页 |
| ·不同折流片倾角的影响 | 第53-55页 |
| ·不同折流片宽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5 帘式折流片换热器壳程流场实验研究 | 第59-68页 |
| ·实验目的 | 第59页 |
| ·实验原理 | 第59-60页 |
| ·实验模型及其流程 | 第60-62页 |
| ·实验模型 | 第60-61页 |
| ·实验装置及测试 | 第61-6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个人简历、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
| 发表论文 | 第73页 |
| 参加项目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