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引言 | 第11页 |
·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 | 第11-12页 |
·量子点概述 | 第12-16页 |
·量子点发展简史 | 第12页 |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第12-14页 |
·量子点的量子效应 | 第14-16页 |
·量子点的合成 | 第16-17页 |
·量子点的修饰 | 第17-19页 |
·硅烷化 | 第17-18页 |
·配体交换 | 第18页 |
·双亲分子表面修饰 | 第18-19页 |
·量子点的表征 | 第19-20页 |
·量子点的生物应用 | 第20-22页 |
·荧光探针 | 第21页 |
·药物传输 | 第21页 |
·细胞标记 | 第21-22页 |
·免疫分析 | 第22页 |
·量子点的其它应用 | 第22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22-23页 |
·论文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功能性CdTe量子点荧光增敏法测定氨茶碱 | 第24-33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量子点的表征 | 第25-27页 |
·氨茶碱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增敏作用 | 第27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7-29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29-30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样品分析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功能性CdTe量子点荧光增敏法测定妥布霉素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 第34-36页 |
·妥布霉素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增敏作用 | 第36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36-37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样品分析 | 第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水溶性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多西环素和土霉素的含量测定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 第40-43页 |
·CdTe量子点与多西环素和土霉素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43-44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44-46页 |
·工作曲线和方法检出限 | 第46-47页 |
·样品分析 | 第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铁(Ⅱ) | 第48-56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 第49-51页 |
·量子点的表征 | 第51-52页 |
·CdTe量子点与Fe(Ⅱ)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52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52-53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53-54页 |
·样品分析 | 第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前景展望 | 第56-58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前景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