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国内外关于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分析解决宗教起源的研究 | 第8-11页 |
二、 本文的结构与目标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宗教起源问题研究及其主要学说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与宗教的本质 | 第13-17页 |
一、 从人类学、历史学角度研究宗教本质 | 第13-14页 |
二、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的本质 | 第14-16页 |
三、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宗教的本质 | 第16-17页 |
四、 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宗教的本质 | 第17页 |
第二节 关于宗教起源问题的几种主要学说 | 第17-22页 |
一、 赫伯特·斯宾塞的进化论学说 | 第18页 |
二、 弗里德里希·麦克斯·缪勒的启示论学说 | 第18-19页 |
三、 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论 | 第19-20页 |
四、 弗雷泽的巫术先行论 | 第20-21页 |
五、 詹姆士的个体心理分析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弗洛伊德对宗教起源的深层心理分析 | 第23-37页 |
第一节 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23-29页 |
一、 弗洛伊德的生活及工作 | 第23-24页 |
二、 精神分析宗教心理观的形成背景 | 第24-27页 |
三、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弗洛伊德对宗教起源的心理学解释 | 第29-36页 |
一、 一切源于性的压抑——普遍的强迫性神经症 | 第29-30页 |
二、 宗教产生于俄狄浦斯情结 | 第30-31页 |
三、 图腾崇拜起源于俄狄浦斯情结 | 第31-33页 |
四、 图腾崇拜是最早的宗教形式 | 第33-35页 |
五、 弗洛伊德宗教起源思想的不足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弗洛伊德对宗教起源作深层心理分析的价值 | 第37-51页 |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与同期宗教起源理论比较 | 第37-40页 |
一、 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宗教起源理论 | 第37-39页 |
二、 哲理性神学家奥托的宗教起源理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弗洛伊德对后期宗教起源问题的探讨的影响 | 第40-43页 |
一、 莱维·布吕尔和原始思维 | 第40-41页 |
二、 荣格与半觉醒意识 | 第41-42页 |
三、 莱维·斯特劳斯论原始科学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弗洛伊德关于宗教起源深层心理分析的价值 | 第43-49页 |
一、 宗教心理学的一次重要突破 | 第43-45页 |
二、 深层心理分析理论对 20 世纪神学影响 | 第45-47页 |
三、 对宗教起源理论发展的影响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