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1 绪论 | 第16-2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国外工程质量监管模式 | 第18-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基础理论分析研究 | 第28-42页 |
·建筑工程质量 | 第28-31页 |
·基本概念 | 第28页 |
·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 | 第29-30页 |
·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 | 第31-35页 |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概述 | 第31-32页 |
·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 | 第32-33页 |
·建筑工程质量持续改进 | 第33-35页 |
·建筑工程质量链及其“蝴蝶效应”分析 | 第35-40页 |
·质量链的内涵 | 第35页 |
·建筑工程质量链 | 第35-36页 |
·建筑工程质量链的“蝴蝶效应”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模式的构建 | 第42-52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内涵 | 第42-43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概念 | 第42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任务 | 第42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目标 | 第42-43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相关主体 | 第43-45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模式的基本框架研究 | 第45-48页 |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46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模式的基本框架 | 第46-48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 | 第48-49页 |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 第48-49页 |
·社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 第49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配套制度 | 第49-51页 |
·现有配套制度分析 | 第50页 |
·新建配套制度研究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事项研究 | 第52-62页 |
·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监管事项 | 第52-54页 |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监管 | 第53页 |
·项目评估的监管 | 第53-54页 |
·项目决策质量的监管 | 第54页 |
·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管事项 | 第54-55页 |
·项目勘察设计的质量监管 | 第54页 |
·技术资料和文件准备的质量监管 | 第54-55页 |
·施工图审查和图纸会审的质量监管 | 第55页 |
·质量文化培训与教育 | 第55页 |
·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监管事项 | 第55-57页 |
·施工单位自身的二维质量监管 | 第55-56页 |
·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实施的全方位质量监管 | 第56-57页 |
·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管 | 第57页 |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管事项 | 第57-58页 |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内容的监管 | 第57-58页 |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监管单位的监管 | 第58页 |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条件的监管 | 第58页 |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的质量监管事项 | 第58-59页 |
·建筑工程质量后评价 | 第58页 |
·建筑工程完损等级评定 | 第58-59页 |
·全运营阶段的物业服务质量保障 | 第59页 |
·强制性工程质量保修保险制度的有效执行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5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方法及应用研究 | 第62-102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目的 | 第62页 |
·投资决策阶段质量监管 | 第62-78页 |
·建筑工程决策质量的监管 | 第63-76页 |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监管 | 第76-78页 |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的质量监管 | 第78-94页 |
·直方图法及其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 第79-82页 |
·控制图法及其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 第82页 |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及其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应用研究..71 | 第82-94页 |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的质量监管 | 第94-9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 第95-98页 |
·基于失败学的建筑工程运营阶段质量监管 | 第98-99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方法的优势分析 | 第99-101页 |
·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法 | 第99-100页 |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方法的优势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实证分析 | 第102-126页 |
·工程基本概况 | 第102-104页 |
·华北科技学院 3#教学楼建筑设计说明 | 第102-103页 |
·华北科技学院 3#教学楼部分效果图及平面图 | 第103-104页 |
·华北科技学院 3#教学楼投资决策质量监管 | 第104-108页 |
·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 第105页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105页 |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第105-108页 |
·华北科技学院 3#教学楼设计文件质量监管 | 第108-110页 |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监管 | 第108-110页 |
·施工图会审质量监管 | 第110页 |
·华北科技学院 3#教学楼施工阶段质量监管 | 第110-125页 |
·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保障措施 | 第110-121页 |
·工程主体质量数据分析 | 第121-124页 |
·工程观感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28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126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6-127页 |
·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4页 |
致谢 | 第134-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 论文 | 第136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36页 |
主编教材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