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9页 |
| ·光催化概述 | 第12-18页 |
|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2-14页 |
| ·常见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4-15页 |
| ·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因素 | 第15-18页 |
| ·TiO_2光催化概述 | 第18-19页 |
| ·TiO_2的结构特征 | 第18-19页 |
| ·TiO_2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19页 |
| ·WO_3光催化概述 | 第19-24页 |
| ·WO_3的结构特征 | 第20-21页 |
| ·提高WO_3光催化活性的方法 | 第21-24页 |
| ·铁离子光催化概述 | 第24-27页 |
| ·铁离子水解产物光化学 | 第24-25页 |
| ·Fenton反应 | 第25-26页 |
| ·Photo-Fenton | 第26-27页 |
| ·铜离子光催化概述 | 第27-29页 |
| ·类Fenton反应 | 第27-28页 |
| ·修饰半导体 | 第28-29页 |
| ·碘的光化学概述 | 第29-33页 |
| ·碘的发现、分布与应用 | 第29页 |
| ·碘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 第29-30页 |
| ·碘的光化学 | 第30-33页 |
| ·论文选题依据和思路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49页 |
| 第二章 Cu~(2+),Fe~(3+)修饰TiO_2和WO_3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49-68页 |
| ·前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51页 |
| ·光照反应和光谱分析 | 第51-52页 |
| ·Fe~(2+)浓度的测定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4页 |
| ·紫外光下的光反应 | 第54-58页 |
| ·可见光下的光反应 | 第58-59页 |
| ·影响因素 | 第59-61页 |
| ·可能的机理 | 第61-64页 |
| ·结论 | 第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第三章 I_2与I_3~-在紫外或可见光下敏化氧化Fe~(2+)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 | 第68-82页 |
| ·前言 | 第68-69页 |
| ·实验部分 | 第69-73页 |
| ·试剂 | 第69页 |
| ·仪器 | 第69页 |
| ·光催化反应 | 第69-70页 |
| ·检测Fe~(3+) | 第70-71页 |
| ·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71-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0页 |
| ·溶液吸收光谱 | 第73-74页 |
| ·I_2光敏化氧化Fe~(2+) | 第74-76页 |
| ·I_3~-光敏化氧化Fe~(2+) | 第76-79页 |
| ·I_2光敏化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研究结论 | 第82页 |
| ·展望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