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质量概念的起源与建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1页
 选题意义第8页
 目前研究现状第8-10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10-11页
第一章 质量概念的起源第11-25页
 第一节 古代思想中的质量概念第11-23页
  一 古代思想中的物质的量第11-15页
   1) 物质的量:有多少基本组成成分第11-13页
   2) 物质的量的度量第13-15页
  二 古代思想中的动力学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第15-21页
   1) 亚里士多德的惯性概念第15-20页
   2) 新柏拉图主义的惰性概念第20-21页
  三 另一条路:体积(形式)作为惰性和物质的量的度量第21-23页
   1) 物质的量与肉体形式第21-22页
   2) 惰性与空间延伸第22-23页
 第二节 质量概念的宗教起源第23-25页
  一 宗教与惯性概念第23页
  二 宗教与物质的量概念第23-25页
第二章 质量概念的建立第25-36页
 第一节 中世纪思想对质量概念建立的贡献第25-26页
  一 冲力理论与物质的量第25页
  二 从冲力理论的出现看科学发展的连续动力第25-26页
  三 中世纪思想对质量概念建立的贡献第26页
 第二节 近代质量概念的建立第26-36页
  一 詹默尔对近代质量概念的建立的观点述评第26-29页
   1) 伽利略的惯性质量概念第27页
   2) 开普勒的惯性质量概念第27页
   3) 牛顿对质量概念的系统化第27-28页
   4) 从牛顿与牛顿主义的区别引发的思考第28-29页
  二 牛顿建立质量概念第29-33页
   1) 牛顿建立物理大厦的谜团第29页
   2) 伽利略的贡献第29-30页
    伽利略对自然的态度转变第29-30页
    伽利略用惯性代替冲力第30页
    新术语的创立第30页
   3) 工匠力学的传统渊源第30-32页
   4) 牛顿的研究方法第32-33页
  三 从科学史角度看惯性的形成脉络第33-35页
   1) 惯性原理第33-34页
   2) 消极惯性第34页
   3) 积极惯性第34-35页
  四 牛顿建立质量概念的意义第35-36页
第三章 牛顿质量概念的建立的哲学反思第36-42页
 第一节 原子论假说与质量概念的关系第36-37页
  一 牛顿与原子论的关系第36页
  二 原子论在科学发展中的影响第36-37页
  三 牛顿是微粒主义者第37页
 第二节 从笛卡尔的失败反观牛顿的成功第37-39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37-38页
  二 惯性质量概念被迫切需要第38-39页
 第三节 牛顿的形而上学第39-42页
  一 质量概念与形而上学第39页
  二 牛顿隐藏的形而上学第39-40页
  三 马赫对牛顿形而上学的批评第40页
  四 Dellian为牛顿的辩护第40-42页
结语:科学不是绝对真理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关联性与环境行为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中小银行信用评级模型的评价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