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EPL4305矿权区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潜力研究
| 简历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6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 ·研究区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论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论文选题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第22-23页 |
|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第23-26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23-24页 |
| ·研究投入工作的范围与位置 | 第24-25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 | 第26-36页 |
|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第26-29页 |
| ·矿权区地质特征 | 第29-30页 |
| ·地层 | 第29页 |
| ·构造 | 第29-30页 |
| ·砂页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 | 第30-36页 |
| ·东卡奥科带成矿条件 | 第30-32页 |
| ·国内一些砂页岩铜矿床的地质与构造 | 第32页 |
| ·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第32-36页 |
| 第三章 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 | 第36-50页 |
| ·航磁资料数据处理 | 第36-42页 |
| ·航磁异常特征 | 第36-37页 |
| ·航磁数据处理方法 | 第37-41页 |
| ·航磁数据处理成果与地质解释 | 第41-42页 |
| ·激电异常特征 | 第42-50页 |
| ·应用激电方法的前提 | 第43-44页 |
| ·激电中梯 | 第44-48页 |
| ·激电测深 | 第48-49页 |
| ·激电方法研究的主要认识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找矿潜力研究 | 第50-57页 |
| ·遥感预测评价 | 第50-54页 |
| ·构造信息提取结果分析 | 第50页 |
| ·岩性信息提取结果分析 | 第50页 |
| ·蚀变矿化信息提取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遥感解译成果分析 | 第51-53页 |
| ·遥感解译的指示意义 | 第53-54页 |
| ·研究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54-57页 |
| ·铜矿化富集部位探讨 | 第54-56页 |
| ·研究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