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黑土坡耕地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应用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16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第11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试验区概况第16页
   ·试验设计第16-17页
   ·观测指标与方法第17-19页
     ·降雨产流的测定第17页
     ·土壤水分的测定第17-18页
     ·玉米生产状态测定第18-19页
     ·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第19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计算第19页
     ·叶面积指数计算第19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9-2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0-36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玉米各生育期生长动态的影响第20-22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各生育期玉米株高的影响第20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各生育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第20-21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21-22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2-28页
     ·播种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3-24页
     ·出苗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4-25页
     ·拔节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5-26页
     ·抽雄吐丝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6-27页
     ·灌浆乳熟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7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各生育期的土壤储水量第27-28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降雨径流的影响第28-29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成本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成本第29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0页
   ·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综合评价第30-36页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简介第30-34页
     ·技术模式评价第34-35页
     ·评价结果第35-36页
4 结论第36-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杆菌介导BDN1基因转化马铃薯抗旱性研究
下一篇:唐菖蒲与射干属间杂交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