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视角下中国海洋法律制度完善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海权的基本理论 | 第11-22页 |
| ·海权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3页 |
| ·海权 | 第11-12页 |
| ·海洋权利 | 第12-13页 |
| ·海洋权益 | 第13页 |
| ·海上力量 | 第13页 |
| ·历史上的海权理论 | 第13-18页 |
| ·马汉的海权理论 | 第14-16页 |
| ·戈尔什科夫的海权理论 | 第16-17页 |
| ·其他海权理论 | 第17-18页 |
| ·海权的涵义 | 第18-22页 |
| ·狭义海权与广义海权 | 第18-19页 |
| ·中国海权涵义 | 第19-22页 |
| 第2章 中国海权现状 | 第22-32页 |
| ·中华海权史 | 第22-26页 |
| ·古代辉煌航海史 | 第22-23页 |
| ·近代海权意识萌芽 | 第23-25页 |
| ·新中国成立后的海权建设 | 第25-26页 |
|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权之争 | 第26-29页 |
| ·在东海与日本海权之争 | 第26-27页 |
| ·在南海与东南亚诸国海权之争 | 第27-28页 |
| ·海域争端问题的实质 | 第28-29页 |
| ·中国海权实现的瓶颈 | 第29-32页 |
| ·海洋意识淡薄 | 第29页 |
| ·海洋产业发展落后 | 第29-30页 |
| ·海洋执法力量有待加强 | 第30-32页 |
| 第3章 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32-48页 |
| ·中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第32-36页 |
| ·《公约》的制定背景 | 第32-34页 |
| ·《公约》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 第34-35页 |
| ·《公约》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 第35-36页 |
| ·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现状 | 第36-44页 |
| ·海洋领上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 ·海洋资源法律制度 | 第37-40页 |
| ·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第40-41页 |
| ·海洋运输法律制度 | 第41-44页 |
| ·海上巡航执法法律制度 | 第44页 |
| ·中国海洋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4-48页 |
| ·我国尚未制定《海洋基本法》 | 第44-45页 |
| ·海洋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 第45-46页 |
| ·单行立法缺失 | 第46页 |
| ·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 第4章 发展中国海权,完善海洋法律制度 | 第48-55页 |
| ·发展中国海权 | 第48-51页 |
| ·增强海洋意识 | 第48-49页 |
| ·注重海洋科技,捉高海洋产业效益 | 第49-50页 |
| ·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建设 | 第50页 |
|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 第50-51页 |
| ·完善中国海洋法律制度 | 第51-55页 |
| ·制定我国的《海洋基本法》 | 第51页 |
|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 第51-52页 |
| ·加快单行法律立法进程 | 第52-53页 |
| ·健全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 第53页 |
| ·加强对《公约》的研究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