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 ·国内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及操作层面的问题 | 第12-13页 |
| ·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研究 | 第13页 |
| ·综合评述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5-16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页 |
| ·被征地农民 | 第16页 |
| ·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 第16页 |
| ·征地制度 | 第16页 |
| ·征地补偿原则 | 第16-18页 |
| ·完全补偿学说 | 第17页 |
| ·不完全的补偿学说 | 第17页 |
| ·相当补偿学说 | 第17-18页 |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8-20页 |
|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 第18页 |
|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8-19页 |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9-20页 |
| 3 台州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 ·台州市被征地农民保障率较低 | 第21-23页 |
| ·现行保障模式为基本生活保障型,多种衔接机制完善 | 第23-24页 |
| ·保障模式为基本生活保障型 | 第23-24页 |
| ·与其他政策的衔接机制较完善 | 第24页 |
| ·保障水平相对较高,但不足以完全维持农民生计 | 第24-28页 |
| ·保障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 | 第24-27页 |
| ·保障基金不足以弥补农民利益损失 | 第27-28页 |
| ·保障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较完善 | 第28-30页 |
| ·不同对象采取分类保障的形式 | 第30-31页 |
| 4 台州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31-40页 |
| ·台州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31-38页 |
| ·保障基金到位率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 ·续缴方式难以实行,影响保障资金的筹集和支撑能力 | 第32-33页 |
| ·政府支付能力弱,存在长期支付风险 | 第33-34页 |
| ·政府保障基金收支失衡,政府财政兜底较大 | 第34-36页 |
| ·基金的保值增值存在风险,参保模式单一 | 第36-37页 |
| ·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低,就业难 | 第37-38页 |
| ·台州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 ·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 第38页 |
| ·存在“寻租”行为 | 第38页 |
| ·农民自身原因 | 第38-40页 |
| 5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台州市被征农民保障制度的建议 | 第40-44页 |
| ·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保障衔接转换机制 | 第40页 |
| ·提高补偿标准以及农民生活水平 | 第40-41页 |
| ·完善待遇调整机制政策 | 第41页 |
| ·设立出让金划转制度 | 第41-42页 |
| ·建立严格的资金的监督考核机制 | 第42页 |
| ·加强政府在资金商业化运作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 ·加大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扶持 | 第43-44页 |
| 6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个人简介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