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光伏发电国内外的基本现状 | 第10-12页 |
| ·光伏发电系统关键问题的现状 | 第12-14页 |
| ·选题的意义及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光伏电池工作特性及传统最大功率点方法研究 | 第16-35页 |
| ·光伏电池基本原理与特性 | 第16-21页 |
|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光伏电池的等效结构模型 | 第17-18页 |
|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 第18-21页 |
| ·部分遮阴条件下的多峰效应 | 第21-27页 |
| ·热斑效应 | 第21-22页 |
| ·不同情形下的多峰效应形成过程 | 第22-27页 |
|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基本原理 | 第27页 |
| ·MPPT的几种常用控制算法分析 | 第27-34页 |
| ·曲线拟合法 | 第28页 |
| ·恒电压跟踪法(Constant Voltage Tracking,CVT) | 第28-29页 |
| ·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INC) | 第29-30页 |
| ·扰动观测法(Perturb & Observe,P&O) | 第30-33页 |
| ·爬山法(Hill Climb) | 第33页 |
| ·模糊逻辑控制法(Fuzzy logic control)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部分遮阴条件下MPPT控制方法研究 | 第35-42页 |
| ·最大功率控制的问题 | 第35-36页 |
| ·本文采用的部分遮阴条件下MPPT控制算法 | 第36-40页 |
| ·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全局搜索算法 | 第37-40页 |
| ·算法重启条件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硬件电路实现 | 第42-51页 |
|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42页 |
| ·BOOST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42-44页 |
| ·BOOST变换电路中的参数设计 | 第44-45页 |
| ·DSP控制电路外围电路设计 | 第45-50页 |
| ·核心控制电路的选择 | 第45-46页 |
| ·板级供电系统 | 第46-47页 |
| ·采样电路 | 第47-48页 |
| ·过零点检测电路 | 第48-49页 |
| ·保护电路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MPPT的Simulink仿真验证 | 第51-59页 |
|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SIMULINK仿真 | 第51-53页 |
| ·部分遮阴条件下的MPPT仿真 | 第53-58页 |
| ·仿真结果对比 | 第54-57页 |
| ·光照强度突变的MPPT仿真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 ·对后续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