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次 | 第6-9页 |
| Content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 | 第12页 |
| ·办公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 ·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与室内环境和节能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外办公建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国内外双层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课题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 ·双层玻璃表皮及其可调节性的概念 | 第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关于双层玻璃表皮可调节性的理论思考 | 第20-28页 |
| ·仿生学对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的启示 | 第20-21页 |
| ·适应性 | 第20页 |
| ·多功能性 | 第20-21页 |
| ·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 | 第21-26页 |
| ·双层玻璃表皮的发展进程 | 第21-24页 |
| ·可调节双层玻璃表皮的构造与技术整合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办公建筑玻璃表皮应用现状与室内舒适度 | 第28-36页 |
| ·办公建筑玻璃表皮的使用现状 | 第28页 |
| ·双层玻璃表皮与办公建筑室内舒适度的关系 | 第28-32页 |
| ·与室内舒适因素的关系 | 第28-29页 |
| ·办公建筑对室内环境需求 | 第29-32页 |
| ·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对办公建筑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节能性影响 | 第33页 |
| ·对立面形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办公建筑双层表皮可调节性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36-60页 |
| ·可调节办公建筑双层表皮的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 ·双层玻璃表皮玻璃调节层的设计方法 | 第37-41页 |
| ·不同玻璃材质的特性 | 第37-38页 |
| ·玻璃调节层的调节方式 | 第38-39页 |
| ·玻璃调节层的设计策略 | 第39-41页 |
| ·实例分析 | 第41页 |
| ·双层玻璃表皮空气调节层的设计方法 | 第41-50页 |
| ·空气调节层的分类及方法 | 第41-46页 |
| ·空气调节层的设计策略分析 | 第46-47页 |
| ·实例分析 | 第47-50页 |
| ·双层玻璃表皮遮阳节层的设计方法 | 第50-55页 |
| ·可调节式遮阳的类型 | 第51-52页 |
| ·调节方式 | 第52-53页 |
| ·遮阳调节层的设计策略分析 | 第53-54页 |
| ·实例分析 | 第54-55页 |
| ·智能技术的运用 | 第55-58页 |
| ·Anidolic照明 | 第55-57页 |
| ·主动太阳能系统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办公建筑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实例 | 第60-78页 |
| ·项目背景及项目设计 | 第60-63页 |
| ·项目介绍 | 第60-61页 |
| ·场地分析 | 第61页 |
| ·办公建筑平面及双层玻璃表皮设计策略 | 第61-63页 |
| ·本项目中双层玻璃表皮的可调节性设计 | 第63-74页 |
| ·本项目中玻璃调节层的设计 | 第63-64页 |
| ·本项目中空气调节层的设计 | 第64-70页 |
| ·本项目中遮阳调节层的设计 | 第70-74页 |
| ·软件模拟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