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未决羁押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 第10-23页 |
一、 未决羁押解读 | 第10-12页 |
(一) 未决羁押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二) 未决羁押的本质属性 | 第11-12页 |
二、 未决羁押之必要性基础 | 第12-17页 |
(一) 探明真相:未决羁押产生的需求基础 | 第13-14页 |
(二) 权力行为:未决羁押的方法选择 | 第14-15页 |
(三) 必要的恶:未决羁押的价值权衡 | 第15-17页 |
三、 未决羁押之限制性理论 | 第17-19页 |
(一) 人权理论 | 第17-18页 |
(二) 权力制约理论 | 第18-19页 |
(三) 无罪推定理论 | 第19页 |
四、 未决羁押必要性理论性基础和限制性理论基础的关系 | 第19-23页 |
(一) 求真与向善 | 第20-21页 |
(二) 集权与控权 | 第21-22页 |
(三) 功利与人权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未决羁押的正当性检讨 | 第23-27页 |
一、 权力控制效果的间接性:未决羁押从属于拘留和逮捕 | 第23-24页 |
二、 权力程序缺失:羁押恣意化 | 第24页 |
三、 权力属性混同:羁押适用程序行政化 | 第24-25页 |
四、 无罪推定之悖论:羁押长期化 | 第25页 |
五、 被羁押者救济权利空洞化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未决羁押正当性重构 | 第27-32页 |
一、 以人权理论为出发点的重构:确立并落实有效救济原则 | 第27-28页 |
二、 以权力制约理论为出发点的重构 | 第28-31页 |
(一) 明确授权:确立羁押独立性原则 | 第28页 |
(二) 分权制约:完善司法审查机制 | 第28-29页 |
(三) 严格限权:确立羁押法定原则 | 第29-31页 |
三、 以无罪推定原理为出发点的重构:确立羁押比例性原则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