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僵局的司法解散机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页 |
第一章 公司僵局和司法解散的界定 | 第7-14页 |
·僵局的概念和危害 | 第7-10页 |
·公司僵局的概念 | 第7-8页 |
·公司僵局的特点 | 第8页 |
·公司僵局的危害 | 第8-10页 |
·司法解散的概念和特点 | 第10-11页 |
·司法解散的概念 | 第10页 |
·司法解散的特点 | 第10-11页 |
·司法解散破解僵局的法理基础 | 第11-13页 |
·公司合同理论 | 第11-12页 |
·合理期待落空理论 | 第12页 |
·社会责任理论 | 第12-13页 |
·司法解散的价值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司法解散机制 | 第14-17页 |
·英国的"公正合理清盘令" | 第14页 |
·美国的《示范商业公司法》 | 第14-15页 |
·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法》 | 第15页 |
·日本的《有限公司法》和《股份公司法》 | 第15-16页 |
·韩国的《公司法》 | 第16页 |
·台湾地区的《公司法》 | 第16页 |
·香港地区的《公司条例》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机制现状及问题 | 第17-21页 |
·司法解散的立法现状及适用条件 | 第17-19页 |
·司法解散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立法层面的缺漏 | 第19-20页 |
·程序上的不完善 | 第20-21页 |
第四章 司法解散机制的完善 | 第21-31页 |
·明确司法可以介入公司僵局的理念 | 第21-27页 |
·公司维持原则 | 第22-23页 |
·调解原则 | 第23-24页 |
·利益衡平原则 | 第24-25页 |
·谨慎判决原则 | 第25-27页 |
·严格限定诉讼主体资格 | 第27-28页 |
·诉讼原告 | 第27-28页 |
·诉讼被告 | 第28页 |
·明确公司僵局的判断标准 | 第28-30页 |
·设立调解为司法解散前置程序 | 第30-31页 |
·解散公司判决与公司清算程序的衔接 | 第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