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内容与观点 | 第9页 |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9-10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金融消费者析解 | 第13-19页 |
·金融商品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5页 |
·金融商品的概念 | 第13页 |
·金融商品的特征 | 第13-15页 |
·金融消费者的定义 | 第15-16页 |
·金融消费者内涵 | 第15页 |
·金融消费者外延 | 第15-16页 |
·金融消费者的特征 | 第16-19页 |
·金融消费者追求盈利最大化 | 第16-17页 |
·金融消费者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 | 第17页 |
·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 | 第17-18页 |
·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能力更低 | 第18-19页 |
第3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阐述 | 第19-24页 |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 | 第19-21页 |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金融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 | 第19页 |
·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促进和提高金融市场运行规范性和效率 | 第19-20页 |
·顺应国际金融消费者保护潮流,有利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 第20-21页 |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殊性 | 第21-24页 |
第4章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现状 | 第24-26页 |
·立法方面 | 第24页 |
·金融监管方面 | 第24-25页 |
·纠纷解决机制方面 | 第25-26页 |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第5章 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评介 | 第30-48页 |
·美国 | 第30-38页 |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沿革过程 | 第30-34页 |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之立法现状 | 第34-36页 |
·美国金融监管现状 | 第36-37页 |
·评介 | 第37-38页 |
·英国 | 第38-42页 |
·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沿革过程 | 第38-39页 |
·英国金融监管现状 | 第39-40页 |
·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纠纷解决机制现状 | 第40-41页 |
·评介 | 第41-42页 |
·日本 | 第42-44页 |
·日本金融监管的沿革 | 第42-43页 |
·日本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现状 | 第43页 |
·日本的金融监管现状 | 第43-44页 |
·评介 | 第44页 |
·韩国 | 第44-48页 |
·韩国金融监管体系沿革 | 第44页 |
·韩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现状 | 第44-45页 |
·韩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现状 | 第45-46页 |
·韩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及其职责 | 第46页 |
·评介 | 第46-48页 |
第6章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之构建 | 第48-54页 |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构建 | 第48-49页 |
·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 | 第48页 |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 | 第48-49页 |
·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机构 | 第49页 |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49-51页 |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构想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