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造船厂、修船厂论文--船厂设备论文--船坞论文

船坞虹吸灌水廊道水力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研究背景第9-13页
     ·船舶工业现状简述第9-10页
     ·干船坞的发展及优势第10-13页
   ·船坞灌水系统概述第13-16页
   ·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6-1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17-20页
     ·主要工作第17-18页
     ·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虹吸段水力特性的理论分析第20-34页
   ·虹吸段水力特性计算第20-25页
     ·柱坐标系控制方程第20-21页
     ·虹吸段流速分布推导第21-24页
     ·驼峰断面压强分布推导第24-25页
   ·虹吸段最优半径的确定第25-28页
   ·理论验证与分析第28-33页
     ·压强分布的模型试验验证第28-29页
     ·最优半径计算公式的分析与验证第29-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虹吸形成时间的研究第34-51页
   ·虹吸形成时间的π定理分析第34-40页
     ·相似模型的建立第34-36页
     ·无量纲参数分析第36-40页
   ·虹吸形成时间的理论模型第40-48页
     ·理论模型的建立第40-45页
     ·实验验证第45-46页
     ·虹吸形成时间理论模型的应用与分析第46-48页
   ·理论模型对相似分析结论的验证第48-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廊道水力特性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第51-73页
   ·控制方程组第51-56页
     ·基本方程第51页
     ·RNG k-ε两方程模型第51-56页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第56-58页
     ·计算区域的选择第56-57页
     ·网格的划分第57-58页
   ·边界条件第58-61页
     ·固壁边界及近壁区域处理第58-60页
     ·压力进口边界第60页
     ·出口边界的 VOF 方法处理第60-61页
   ·控制方程组在非结构网格的离散第61-66页
     ·通用控制方程第62-63页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63-66页
   ·基于非正交同位网格的 SIMPLE 算法第66-72页
     ·速度修正值的计算第67-68页
     ·压力修正方程的建立第68-70页
     ·亚松驰处理第70-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双进口虹吸廊道水力特性数值计算及优化第73-88页
   ·水力模型试验第73-75页
   ·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第75-77页
     ·驼峰压强第75-76页
     ·灌水流量第76-77页
   ·消能机理的分析第77-78页
   ·导墙作用的分析第78-79页
   ·廊道消能段体型的优化第79-82页
     ·优化方案第79页
     ·不同方案的流量和流态对比第79-81页
     ·不同方案的消能率对比第81-82页
   ·流量系数的确定第82-86页
     ·流量系数数值计算的理论模型第82-84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84-85页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第85-86页
   ·小结第86-8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88-90页
   ·结论第88-89页
   ·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下航行器编队运动规划与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复杂长距离引水隧洞群施工全过程仿真优化与进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