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问题及其转换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研究对象、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2. 李约瑟问题概述 | 第24-33页 |
·李约瑟问题及其提出过程 | 第24-26页 |
·李约瑟问题的表述 | 第24-25页 |
·李约瑟问题的提出过程 | 第25-26页 |
·李约瑟问题的解答 | 第26-30页 |
·李约瑟的解答 | 第26-27页 |
·其他解答综述 | 第27-30页 |
·席文的批评与问题的转换 | 第30-33页 |
·席文的批评 | 第30-31页 |
·问题的转换 | 第31-33页 |
3. 中国发展的迟滞与西方世界的兴起 | 第33-55页 |
·中国:“变态”的封建制度 | 第33-40页 |
·变态的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 | 第33-37页 |
·变态的封建官僚制度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 第37-39页 |
·变态的封建官僚社会的经济基础 | 第39-40页 |
·西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兴起 | 第40-55页 |
·诺斯问题的提出 | 第40-43页 |
·庄园制度的兴衰 | 第43-47页 |
·实现经济增长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47-55页 |
4. 中英经济腾飞比较探析 | 第55-81页 |
·英国的宗教改革与中国的思想解放 | 第55-62页 |
·英国的宗教改革 | 第55-59页 |
·中国的思想解放 | 第59-62页 |
·英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政治松动 | 第62-68页 |
·英国的政治体制 | 第62-65页 |
·转型期中国的政体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型 | 第65-68页 |
·英国的商业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 第68-74页 |
·英国的商业发展 | 第68-69页 |
·中国的经济发展 | 第69-71页 |
·土地兼并与圈地运动“同途异归” | 第71-74页 |
·英国的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技术模仿 | 第74-81页 |
·英国的科技革命 | 第74-76页 |
·中国的技术模仿 | 第76-81页 |
结语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