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司法审查的一般概述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作用及在我国的发展 | 第11-18页 |
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 第11-14页 |
二、 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实践中的作用及不足 | 第14-15页 |
三、 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实践中作用失衡的几个主要原因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司法审查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 第18-24页 |
一、 启动司法审查程序是环境影响评价行政审批权走向行政法治的必然步骤 | 第18-20页 |
二、 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司法审是确保我国公众有效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减少环境维权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必然要求 | 第20-22页 |
三、 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司法审也是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自身走向完善的迫切要求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美国、德国等国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司法 | 第24-31页 |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捍卫者:私人总检察官制度 | 第24-27页 |
一、 私人总检察官制度的内涵 | 第24-25页 |
二、 私人总检察官制度的适用领域 | 第25-26页 |
三、 私人总检察官制度的司法实践 | 第26页 |
四、 私人总检察官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司法可审查性 | 第27-29页 |
一、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司法可审查性的成因 | 第27-28页 |
二、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司法可审查性的司法实践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公众的广泛参与性 | 第29-30页 |
一、 美国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法律规定 | 第29页 |
二、 德国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法律规定 | 第29-30页 |
三、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 第30页 |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审查的几个构想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对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 第32-35页 |
一、 对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的司法审查的制度准备 | 第32-34页 |
二、 对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的司法审查的体系构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对我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件的司法审查构想 | 第35-45页 |
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件原告诉讼资格的确定 | 第35-38页 |
二、 在法院中设立与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相关的专家库 | 第38-40页 |
三、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件司法审查力量介入的最佳时机 | 第40-42页 |
四、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诉讼案件提起具体条件 | 第42页 |
五、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件司法审查的原则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