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及本征动力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子囊霉素及其衍生物 | 第9-12页 |
| ·子囊霉素的理化性质 | 第9-10页 |
| ·子囊霉素的药用机理及其临床 | 第10-11页 |
| ·子囊霉素衍生物 | 第11-12页 |
| ·子囊霉素发酵研究概况 | 第12-21页 |
| ·子囊霉素生产菌株 | 第12-13页 |
| ·子囊霉素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 ·子囊霉素高产菌株选育 | 第14-16页 |
| ·子囊霉素发酵条件优化 | 第16-20页 |
| ·子囊霉素本征动力学研究 | 第20-21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选题背景 | 第2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 ·菌种 | 第22页 |
|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 ·培养基 | 第23-24页 |
| ·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 ·实验操作与方法 | 第25-34页 |
| ·子囊霉素检测及提取优化 | 第25-29页 |
| ·子囊霉素生产菌株的培养及发酵条件优化 | 第29-31页 |
| ·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31页 |
| ·飞秒激光诱变操作方法 | 第31-33页 |
| ·细胞膜通透性测量方法 | 第33页 |
| ·参数测量方法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飞秒激光诱变选育子囊霉素高产菌株 | 第34-41页 |
| ·飞秒激光诱变及高产株的选育 | 第34-37页 |
| ·飞秒激光诱变的参数优化 | 第34-35页 |
| ·突变株的稳定性遗传研究 | 第35-37页 |
| ·原始菌株和高产突变株的性能比较 | 第37-40页 |
| ·突变株与出发株的细胞膜通透性比较 | 第37-38页 |
| ·突变株与出发株的发酵行为比较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发酵培养基优化及本征动力学研究 | 第41-55页 |
| ·发酵培养基外源添加物优化 | 第41-45页 |
| ·发酵培养基前体的添加优化 | 第41-44页 |
| ·发酵培养基金属盐离子的添加优化 | 第44-45页 |
| ·本征动力学研究 | 第45-54页 |
| ·本征动力学公式推导 | 第46-50页 |
| ·本征动力学模型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本文结论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